記者王佩翊/編譯
以色列13日空襲伊朗,重創多個關鍵的核設施,而最新衛星圖像也曝光了各地破壞狀況。值得注意的是,納坦茲核設施14日的衛星圖像顯示,地面設備幾乎被炸爛,但是15日的衛星圖像卻顯示,出現新的車輛活動與土堆,顯示伊朗可能試圖隱藏或是覆蓋被炸毀的痕跡。
根據《福斯新聞網》報導,位於伊朗首都德黑蘭東南部的納坦茲(Natanz)鈾濃縮設施因遭以色列空襲,地面設施毀損。Maxar Technologies曾公布納坦茲核設施1月24日和6月14日空襲前後的對比照,其中顯示,納坦茲地面遭到嚴重轟炸。
Fascinating: the latest @Maxar imagery of Natanz shows multiple craters above the buried centrifuge facility. Presumably these were made by Israeli bombs.
— Geoff Brumfiel (@gbrumfiel) June 15, 2025
But weirdly the Iranians seem to be trying to fill them in!
I mean I guess it can’t hurt, but…. pic.twitter.com/6WLaeXobSc
特別的是,Maxar Technologies於15日再度釋出納坦茲最新的衛星影像,其中顯示,覆蓋在納坦茲地下鈾濃縮離心機的泥地上,15日出現新的車輛移動痕跡及土堆。而這些跡象與14日被發現的彈坑位置吻合。專家推測,可能是伊朗當局正在試圖掩蓋先前空襲造成的破壞。
事實上,以色列針對伊朗的首波攻擊不只鎖定核設施,也針對伊朗軍事高層與飛彈設施。伊朗西部的克爾曼沙阿飛彈基地則可見到,有多棟飛彈儲存倉庫與用於藏匿飛彈相關設備的車輛隧道入口被炸毀或嚴重損壞。
▲由左至右分別為:被空襲的設拉子飛彈設施、比德卡內赫軍事設施以及比德卡內赫軍事設施內部受損建築。(圖/Maxar Technologies)
伊朗南部設拉子飛彈基地的衛星影像也顯示,現場仍有火勢延燒,周邊植被也遭波及,不過建築物與車輛並未出現明顯毀損痕跡。同樣位於設拉子的一處電子設備工廠則情況較為嚴重,從衛星影像可見濃煙密布,火勢仍在延燒中。
德黑蘭西南方的比德卡內赫(Bid Kaneh)飛彈基地多棟建築物全毀。Maxar Technologies指出,有數十輛卡車與軍用車輛疑似被迫轉移。
以色列此次的空襲行動,也被外界視為對伊朗核發展能力的嚴重警告,並且破壞了伊朗在中東地區的威嚇力。前以色列國防軍發言人康里卡斯(Jonathan Conricus)指出,以色列在處理加薩衝突之際,仍對德黑蘭當局的動向仍保持高度警戒,將「確保伊朗永遠無法取得核武」視為當前最重要的戰略目標。
康里卡斯表示,以色列視伊朗的核發展為攸關該國存亡的威脅,這次的行動也是為了主動排除潛在危機。根據以軍說法,這波攻擊已成功擊斃超過20名伊朗指揮官,當中包括情報局局長與地對地飛彈部隊指揮官。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