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研發碳-14核電池 放電壽命長達「數千年」

▲▼「燭龍一號」原型機工程樣機。。(圖/翻攝中新網、無錫發布)

▲「燭龍一號」工程樣機。(圖/翻攝無錫發布)

記者陳冠宇/綜合報導

無錫貝塔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聯合西北師範大學,近日發布大陸研發的第一款碳-14(C-14)核電池「燭龍一號」,這也是全球首款基於碳化矽半導體材料的碳-14核電池。理論上,這部核電池可持續放電上千年,並應用在醫療、物聯網領域,甚至是月球、火星等極端環境。

綜合陸媒報導,該款核電池工程樣機被命名為「燭龍一號」,由無錫貝塔聯合西北師範大學科研團隊歷時數年攻關研製。

由於碳-14的半衰期長達5730年,理論上碳-14核電池擁有長達數千年的超長壽命。同時,該電池具有-100度至200度極端溫度適應性、2200mWh/g超高能量密度,50年設計壽命小於5%的性能衰減率。

報導指,「燭龍一號」在醫療領域,可為腦機介面(brain-computer interface)、心臟節律器等植入式設備提供永久能源;在物聯網領域,可支撐兆級感測器網絡;在海洋深處、南極北極、月球、火星等極端環境,可作為無需維護保養的持續供電電池。

▲▼「燭龍一號」原型機工程樣機。。(圖/翻攝中新網、無錫發布)

▲「燭龍一號」工程樣機。(圖/翻攝中新網)

無錫貝塔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碳-14核電池項目負責人蔡定龍介紹,將致力於降低核電池的生產成本及縮小其體積,預計在今年底或明年初推出升級版「燭龍二號」,只有硬幣大小。

碳-14或放射性碳是碳元素的一種具放射性的同位素,於1940年2月27日由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現勞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的馬丁・卡門(Martin David Kamen)和薩姆・魯賓(Sam Ruben)首先發現。

碳-14原子由宇宙射線撞擊空氣中的氮原子所產生。碳-14的原子核由6個質子和8個中子構成,半衰期約為5730±40年,衰變方式為β衰變,衰變過程中,碳-14原子轉變為氮-14原子。

04/24 全台詐欺最新數據

更多新聞
557 3 4203 損失金額(元) 更多新聞

※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關鍵字: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