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歲男子成功依靠人工鈦心臟存活100天。(示意圖/翻攝Pexels)
圖文/CTWANT
澳洲一名40多歲男子成功依靠人工鈦心臟存活100天,成為全球使用該技術存活時間最長的患者,並且在3月初接受捐贈心臟移植,目前恢復良好,為心臟衰竭治療開創新里程碑。
根據外媒《CNN》的報導,該名男子來自新南威爾斯州,因患有嚴重心臟衰竭,去年11月於雪梨聖文森特醫院接受手術,植入BiVACOR公司的全人工心臟(TAH)。而他也在今年2月出院,成為全球首位攜帶該設備出院的患者,並於3月初接受捐贈心臟移植,目前恢復良好。
報導指出,BiVACOR全人工心臟由澳洲生物工程師Daniel Timms研發,採用磁懸浮技術,無需閥門或機械軸承,即可模擬健康心臟的自然血流。該裝置可完全替代人體心臟兩個心室,持續為身體及肺部供應血液。
此技術的突破為全球數百萬名等待心臟移植的患者帶來新希望,目前每年全球約2300萬人患有心臟衰竭,但僅有約 6000人能獲得心臟移植機會。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心血管疾病是全球主要死亡原因,每年導致約1800萬人死亡。
該設備仍處於試驗階段,尚未獲准普遍使用。BiVACOR 於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 (FDA) 的早期可行性研究中,成功為5名患者植入該設備,所有患者皆在出院前獲得捐贈心臟,最長等待時間為27天。研究團隊計劃將試驗擴大至15名患者。
此次成功案例標誌著人工心臟技術邁出關鍵一步,或將成為無法獲得心臟移植患者的替代選擇。聖文森特醫院心臟病專家克里斯海沃德教授表示,「BiVACOR 全人工心臟開創了心臟移植的全新局面。未來十年內,人工心臟有望成為心臟衰竭患者的長期治療方案。」
然而專家亦指出,人工心臟的運行壽命仍遠低於捐贈心臟,目前仍需進一步技術突破。昆士蘭大學教授、心臟基金會董事會成員戴維科爾洪 (David Colquhoun) 指出:「雖然這是一項重大進步,但人工心臟的使用壽命尚無法與捐贈心臟相提並論,因此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此次手術是澳洲莫納什大學牽頭的人工心臟前沿計畫的重要成果之一。該計畫投資5000萬澳元(約3100萬美元),旨在開發三種治療心臟衰竭的關鍵設備,以改善全球患者的治療選擇。主刀醫生保羅揚斯 (Paul Jansz) 表示,「我們團隊為此努力多年,能夠見證這一歷史性醫學突破,並幫助患者存活,讓我們倍感自豪。」隨著技術的進步與臨床試驗的擴展,BiVACOR人工心臟未來或將成為心臟衰竭患者的新生命線,改變全球心臟病治療模式。
延伸閱讀
▸ 快訊/Andy爸不忍了! 心疼兒子首發聲「沒有利用價值還要趕人」
▸ 網列出Andy、家寧分手後「對比差異」 萬人傻了:真的好慘
▸ 原始連結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