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交友「比高中寂寞好多!」 老鳥3點被推爆:超級中肯

▲心靈,好友,女性,聚會,生活,心靈雞湯,朋友。(圖/unplash)

▲示意圖,與本文無關。(圖/取自免費圖庫unplash)

記者周亭瑋/綜合報導

大學生的「人際關係」無疑是一門必修課,不少人都曾感嘆,難交到知心好友,或是朋友圈越來越小。一名網友發文分享經驗談,包括新生如何交朋友、是否該跨出舒適圈等,文章引起共鳴,許多老鳥也心有戚戚焉,直呼「非常同意」、「推推,大三生路過覺得非常之中肯」。

網友以過來人的角度,在Dcard寫下對於「大學生社交」的看法,並將交友圈粗分成5類型,包括室友圈、暫時圈、舒適圈、次舒適圈、及工作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首先是「室友圈」,往往是初入大學的第一個朋友圈,前幾周的行動大概都跟室友有所關連,他也認為,「這種圈子有可能維持到畢業。」

▲心靈,好友,女性,聚會,生活,心靈雞湯,朋友。(圖/unplash)

▲示意圖,與本文無關。(圖/取自免費圖庫unplash)

再來是「暫時圈」,由於學校有很多新生活動,若是稍微外向一點的人,可能會在活動中結識不少同學,進而成群結隊行動,他中肯表示,「畢竟剛從高中畢業,大家還是習慣一群人聚在一起的感覺,再加上剛開始很閒,很多人隨call隨到,很好揪成團。理論上不會持續太久,等到大家都開始有事情做的時候,就會分裂成多個小團體。

至於「舒適圈」,是大學中最重要的一個圈子,有可能從上面兩種圈子組成,或是從參加的活動、系隊、社團等,結識興趣相投的人們,通常會有90%以上的日常活動在這個圈子裡,沒意外的話會持續到畢業。

除了第一順位的舒適圈外,原po提到,還有次舒適圈,「可能不是大家都有,但大部分人應該都有,只是沒太察覺,就是所謂的第二人選。在舒適圈外,你會先想到這些人,或是你跟舒適圈突然處得不好,會找的另一群人。」

最後是「工作圈」,因為特定事務而結識的圈子,例如主辦活動等,如果沒有特別合得來,通常隨著工作的結束而漸漸淡去。

▲▼亞洲小學生、教室。(示意圖/免費圖庫Pixabay)

▲示意圖,與本文無關。(圖/取自免費圖庫PAKUTASO)

而針對一些常見的問題,原po也特別舉出來,其一是「新生怎麼交朋友?」他建議,多跑點社團活動是簡單容易的方法,可以按照自己的屬性,找到相關的社團,不管多不擅長社交的人,都應該能有自己的舒適圈,「但要記得,跑自己不太想跑的活動通常只會找到工作圈,你會發現在浪費時間。

「感覺跟高中時比起來寂寞好多!」這一點也經常被拿出來討論,原po直言,當然不只有你這麼覺得,越老就越有感觸,會漸漸發現一大團的熱鬧很好沒錯,但有一小團知心朋友在身旁也是一種選擇,「朋友向來是重質不重量,況且還是可以找高中同學出來玩,說真的,大學朋友跟高中朋友相處起來,有種說不上的差別,可能是心態上有所轉變吧。」

第三題則是「該不該跨出舒適圈?」對此他認為沒必要,「如果你很想的話可以試試看。原因我不知道怎麼說,但如果你是覺得朋友太少想出去擴增一下,這種心態大概會讓你繞了一大圈又回到原點。」

▲少女,學生,妹子,正妹(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AKUTASO)

▲示意圖,與本文無關。(圖/取自免費圖庫PAKUTASO)

最後,原po也強調,這些看法不是絕對,但如果覺得在社交上遇到困難,希望這些建議有所幫助,「如果對你而言社交不是一定,反而總是喜歡自己一個人待著,我覺得也沒啥不好的,過得舒服開心最重要了。」

文章引起熱烈回響,網友們紛紛大呼,「幫樓主推一個!然後那種暫時圈真的不要看得太重,真正的朋友是無形之中就會漸漸走在一起的」、「推推,一個人真的比勉強待在一群不適合自己的人身邊好,吃飯都比較香!做自己想要的樣子,相處舒服的朋友再留下就好」、「推推,工作圈那個好真實」、「超有感的一篇文...磁場合最重要欸」、「你的文章很有幫助,謝謝」、「身為一個大四老人覺得太中肯了,對於只能暫時相處的人真的太尬,只能聊很表面的事情」。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