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八位皇帝住這裡! 養心殿修繕10年將重新開放

▲▼北京故宮養心殿。(圖/翻攝澎湃新聞)

▲北京故宮養心殿。(圖/翻攝澎湃新聞,下同)

記者陳冠宇/綜合報導

今年正值故宮博物院建院100周年,北京故宮黨委書記都海江近日透露,閉門修繕了10年的養心殿,今年將重新開放。養心殿於明代嘉靖年興建,迄今歷經近500年;一直到溥儀出宮,清代有八位皇帝先後居住在這裡。

《澎湃新聞》報導,2015年10月,養心殿開始閉門謝客,開啟百餘年來的首次大修。修繕伊始,北京故宮就明確了三大原則:最大限度保留古建築的歷史資訊,不改變古建築的文物原狀,在修繕過程中進行古建築傳統修繕技藝傳承。

養心殿是紫禁城裡著名的建築之一,建於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位於內廷乾清宮西側,是一組紅牆圍護的獨立院落。養心殿的建築風格獨特,為「工」字形建築,分前後兩殿,前殿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接見臣工的地方,後殿則是皇帝的寢宮‌。

▼養心門。

▲▼北京故宮養心殿。(圖/翻攝澎湃新聞)

第一位在養心殿居住的皇帝是萬歷皇帝。康熙時期的養心殿開始顯現「多功能」屬性,康熙不僅在養心殿居住,還在這裡設立了造辦處。後來,雍正帝將皇帝的寢宮搬到了養心殿,養心殿才正式取代乾清宮。

養心殿的特點是「政寢合一」,從雍正時期開始,這裡既是皇帝理政的辦公室,又是皇帝生活起居、讀書學習的寢宮。一直到1912年,隆裕皇太后帶著年僅6歲的溥儀在養心殿簽訂了退位詔書,溥儀出宮。至此,清代共有8位皇帝先後居住在養心殿。

▼養心殿寶座上方懸雍正御筆「中正仁和」匾。

▲▼北京故宮養心殿。(圖/翻攝澎湃新聞)

養心殿有不少珍貴文物,例如,皇帝寶座上懸雍正御筆「中正仁和」匾。東側的「東暖閣」內設寶座,向西,這裡曾是慈禧、慈安垂簾聽政的地方。西側的西暖閣上懸雍正親筆「勤政親賢」紙匾;此外,室內還掛有乾隆御題詩屏和《養心殿四箴序》等文物。

西暖閣的三希堂最著名的,是曾經藏有三件國寶級名跡: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獻之《中秋帖》和王珣《伯遠帖》。‌「三希堂」匾是乾隆親筆御書,「三希」二字,不僅是對書房內藏品的讚美,也是乾隆自身修養和治國理念的體現。

▼三希堂。

▲▼北京故宮養心殿。(圖/翻攝澎湃新聞)

03/26 全台詐欺最新數據

更多新聞
634 2 6205 損失金額(元) 更多新聞

※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