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反分裂國家法》。(圖/CFP)
記者陳冠宇/台北報導
2005年3月14日,大陸全國人大通過《反分裂國家法》。在立法20年後的今天,兩岸形勢依然嚴峻,大陸對「反獨」也毫不手軟。台灣學者分析,因應國際地緣政治變遷,北京推動反獨有「國際化」與「法律戰」的趨勢,中美產生齟齬,更讓大陸加速爭奪相關議題的主導權。
針對《反分裂國家法》通過20周年,中國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所兼任教授、陸委會前副主委趙建民,以及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特聘教授兼國關中心主任王信賢接受《東森新媒體ETtoday》採訪,分析該法的發展與大陸的反獨作為。
▲當年,《反分裂國家法》以2896票贊成、0票反對、2票棄權的結果通過。(圖/路透)
全球政治格局丕變 促北京反獨「國際化」
趙建民說道,《反分裂國家法》當年公布時,情況較為單純,是大陸因應時任總統陳水扁推出防禦性公投,主要目的是壓制台獨;然而,經過蔡英文與如今的賴清德兩位總統,台灣向獨立方向移動的態勢較20年前更加明顯。
加之,國際地緣政治產生轉變,美國政府過去幾年也增強對台支持,趙建民因此認為,這使得大陸的反獨政策,從過去的「對內(北京認為台灣屬內政)」進行,轉為有意朝「國際化」及「法律化」方向發展的趨勢。
王信賢也持類似觀點。他總結近年大陸的反獨行動,可分為對台與對外兩部分。對外方面,大陸採取國際法律戰,在多邊場合與歷史方面積極爭奪主導權,包括對開羅會議、雅爾達會議、舊金山和約、2758決議案等的詮釋,也支持許多國際法及史學者從事相關研究。
雙邊關係上,王信賢舉《經濟學人》日前報導為例,目前全球已有70個國家認可北京的「台灣屬於中國」論調,並且有權以「任何」手段收回。他還提到,中美關係的變化,讓北京加速國際法律戰的腳步。
▲2004年3月20日,「防禦性公投」舉行,時任總統陳水扁和夫人吳淑珍在台北投票。(圖/路透)
反獨促統法律戰 陸推「懲獨22條」屬最低層次
對台方面,王信賢剖析,大陸的反獨促統法律戰有三種不同層次,由高至低為「新設統一法」、「修改《反分裂國家法》第八條」、「制定《反分裂國家法》細則」。
「目前看來北京以最低層次的方式在處理」,王信賢說,《反分裂國家法》規範較為抽象空泛,而去年的「懲獨22條」,已經成為該法變相的施行細則,並與大陸《刑法》聯繫在一起。
趙建民則認為,當前大陸的涉台法律已經「相對完備」,去年又推出「懲獨22條」,因此對北京而言,未來將著重於政策面如何強化與落實。對於外界質疑反獨措施的可行性,他直言,「要看大陸做到什麼地步」,是只在大陸局部實行,或到國際上執行「懲獨22條」。
儘管未如美國般強勢,但是趙建民提到,大陸在國際金融方面仍有若干實力,同時把持一些手段,例如銀聯卡支付結算體系等,只是目前似乎仍不願將「懲獨22條」的實施變成國際事件。
▲大陸國台辦「懲治台獨頑固分子」網頁。(圖/翻攝國台辦)
面臨內憂外患 大陸不會修法「額外生事」
《反分裂國家法》最受關注與爭議的,莫過於第八條規定:「『台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造成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或者發生將會導致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重大事變,或者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國家得採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由於該條對於採取非和平方式的條件未詳細定義,過去屢屢出現修法傳言。趙建民直言,大陸法律規定不明確是通病,也可給予執法機關更大的權限。就他與大陸學者交流時,也曾提問對方:從李登輝、蔡英文到賴清德,如果大陸說他們都是台獨,那麼三人有什麼區分呢?而現實是,他們也很難回答此問題。
王信賢則斷定,在當前國際環境下,該法(包括第八條在內)於未來一段時間內不會進行修訂,除非發生特別事件,例如中美關係發生重大變化,或台灣讓大陸認為有踩紅線的疑慮。此外,大陸亟需專注於處理內部經濟及社會問題,「沒有必要去額外生事」。
▲中美關係。(圖/路透)
台海如何「轉危為安」? 趙建民籲回歸《憲法》
展望未來,儘管適逢《反分裂國家法》推出20周年,但王信賢認為,在中美關係未定、「川普2.0」剛開始之際,大陸對周邊國家、兩岸關係都採取和緩、解凍的政策,「簡單講就是專心對付美國」,因此當前不太可能針對反獨推出「新的東西」。
另一方面,解放軍仍「蠢蠢欲動」,趙建民對此指出,這是台灣更優先要去解決的問題。過去,美國採取戰略模糊政策,我方把國家安全建立在美國的模糊承諾上,現在川普上台「擺明不會出手」,台灣連美國的模糊承諾也不見了。
趙建民呼籲,台灣不能走烏克蘭的路線,一直刺激強大的對手。對於如何降低台海衝突風險,他說「其實很簡單」,我們不需要付出任何的代價,就可以獲得很大的主權和安全的保障,就是回歸中華民國《憲法》。
「《憲法》規定的兩岸關係怎麼定位?是兩國論嗎?」趙建民強調,只要政府回歸《憲法》,兩岸關係將立刻「轉危為安」。美國國防部次長提名人柯伯吉日前稱,台灣軍費遠遠不足,應該接近GDP的10%。趙建民說,如果回歸《憲法》,台灣也就不用再花10%GDP的費用來購買軍火。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