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營內部憂心,罷免與公投投票日恐不一致,因中選會握有最終決定權。(圖/記者屠惠剛攝)
記者鄭佩玟/台北報導
全台掀大罷免潮,已有34名國民黨區域立委進入第二階段罷免連署,但民進黨立委卻未有人通過第一階段連署,國民黨急拋「公投綁罷免」,寄望挾反廢死的高民意,催出反罷免的投票率。但藍營內部出現存疑聲音,黨務人士直言,藍委回防選區、立院兩頭燒,難以撥出多餘時間、資源協助宣傳反廢死公投,更要緊的是,若公投投票日跟罷免投票日不同天,國民黨的努力更恐成泡影,「畢竟公投綁不綁罷免,決定權在中選會。」
第一階段藍綠連署成案數差距懸殊,重創藍軍士氣,據悉,在資源貧乏的情況下,國民黨高層原先的戰略為「公民在前、政黨在後」,一階盼用「社會力」對抗綠營,預計第二階段連署黨才會介入,豈料連一階都陷入苦戰,從「精準罷免」淪為「精準被罷免」,即使補件後還可成案,基層評估也只有北市「雙吳」、原住民綠委伍麗華能進入二階。親綠公民團體士氣大振,國民黨越發無地自容,此消彼長下,藍營氣勢已輸民進黨一大截。
隨著以罷制罷出師不利,為避免助長二階連署,藍營第三會期定調民生法案會期,暫緩所有政治性法案,集中火力推動讓民眾有感的法案,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也於3月5日宣布將推動公投反制,聚焦題目包括「反廢死」、能源相關議題等,只是,藍營人士憂心,假設要走「公投綁罷免」,反對式的公投主文不易設計,若設計過於複雜反而造成一般民眾混亂,2018年多項公投主文就是設計得太複雜,因此需要大力說明。此次公投時間緊迫,公投在8月23日投票,90天前公告,所以最晚必須落在5月23日處理完畢,中間還有作業程序要走,不能出現「公投請人贊成,罷免請人反對」的情況,主文恐怕只能朝「未來可能民進黨提出廢死修正,是否贊成?」方向去著墨,但也相當單薄。
一名藍委指出,憲法法庭大幅限縮死刑判決條件,但死刑存在仍是現狀,「反廢死」並未「違反現狀」,此公投如無法設計得當,存在遭中選會駁回空間。另外,中選會掌握在民進黨手上,就算藍白挾人數優勢於5月中旬通過公投案,但公投議題是否受理?就算受理了,「罷免會不會綁公投,決定權在中選會」,這些都不是國民黨能掌控的,甚至賴政府若在六、七月又槍決死刑犯的話,讓反廢死公投正當性更降低,「要如何激起民眾出門投票的意願?」
藍委們面臨大罷免人人自危,各個開始回防地方、積極參與選區活動,以免情況失控慘遭翻盤。立院人士直言,區域立委光顧自己的罷免都沒時間,很難還有時間幫忙宣傳公投,也將導致宣傳公投成效偏低,此外公投案提出後,到底由誰來主導?是黨團還是黨中央?黨團幹部三人,包括總召傅崐萁、書記長王鴻薇、副書記長羅智強也都陷在罷免戰的水深火熱,自顧不暇,而立委們雖然嘴上不明說,但看到黨中央在一階連署的戰略慘狀,實在很難相信有能力再處理好公投。
該人士感嘆,就算最後中選會決定公投綁罷免,但因所有罷免藍綠立委提案成案時間不一,最後罷免投票日也有可能是「分批進行」,也就是說對藍委的罷免案,不一定會集中在8月23日法定公投日一起投票,公投催票效益恐怕有限;該人士提醒,只要罷免藍委案被安排在8月23日前就投票,那國民黨欲用「公投綁罷免」拉高不同意票的投票率策略,不僅完全失效,兩戰場更恐都慘敗。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