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發現「政和八閩鳥化石」 研究員:鳥類起源提早2000萬年

▲▼中國科學家發現政和八閩鳥化石。(圖/翻攝自澎湃新聞)

▲政和八閩鳥化石立體復原圖。(圖/翻攝自澎湃新聞)

記者廖翊慈/綜合報導

中國福建地質調查研究院(簡稱「福建地調院」)團隊近日公布,一份新的研究進展報告。團隊在政和動物群發現,一件不完整的爬行動物化石,經過分析,團隊確定了該化石屬於鳥類,並將其命名為「政和八閩鳥」(Baminornis zhenghensis)。

據《澎湃新聞》報導,「八閩」是福建的古稱。研究人員認為,「政和八閩鳥」是目前最確切的,也是唯一的侏羅紀鳥類。英國愛丁堡大學的古生物學家Stephen L.Brusatte對政和八閩鳥研究的表示,「政和八閩鳥是劃時代的發現,是自從1861年,始祖鳥化石發現以來,最重要的鳥類化石。」

▲▼中國科學家發現政和八閩鳥化石。(圖/翻攝自澎湃新聞)

▲政和八閩鳥和政和動物生態復原圖。(圖/翻攝自澎湃新聞)

報告指出,侏羅紀是一個地質年代,從2.013億年前的三疊紀末期開始,維持至1.45億年前的白堊紀,經歷了約6000萬年。先前人們認為,最古老的鳥類化石,是數個源自侏羅紀的始祖鳥化石,但部分研究認為,始祖鳥屬於恐爪龍類,而非鳥類。

八閩鳥的發現,首次確認現代鳥類的體型在侏羅紀就已出現,並將這一特徵出現的時間,提早了2000萬年。

研究團隊於2023年9月發表論文指出,在福建首次發現恐龍骨骼化石,並命名了「政和動物群」(Zhenghe Fauna);2023年11月,野外團隊在政和動物群發現了,一件不完整的爬行動物化石,雖然僅有部分肩帶骨骼從圍岩中顯露出來,但研究人員王敏、周忠和第一眼就認為,這可能是一件鳥類化石;經過長達一年的室內修復和研究分析,研究團隊確定了該化石屬於鳥類,並將其命名為「政和八閩鳥」(Baminornis zhenghensis)。

▲▼中國科學家發現政和八閩鳥化石。(圖/翻攝自澎湃新聞)

▲政和八閩鳥正型標本。(圖/翻攝自澎湃新聞)

除發現八閩鳥外,研究團隊還發現了一個單獨保存的叉骨。研究結果顯示,該叉骨與白堊紀的今鳥型類非常相似,而明顯區別於政和八閩鳥,以及其他侏羅紀鳥類和恐龍。

報告指出,如果該叉骨的確屬於今鳥型類,那麼今鳥型類的起源時間將會進一步提前,從先前認為的1.3億年前,提早至1.5億年前。

研究人員認為,八閩鳥和該叉骨的發現也證實,至少有兩種鳥類生活在政和動物群,也進一步顯示了政和動物群為探索東亞晚中生代生態系統演化的巨大潛力。

03/16 全台詐欺最新數據

更多新聞
453 1 2994 損失金額(元) 更多新聞

※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