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症狀」最常見 長新冠高風險族群曝

記者陳俊宏/綜合報導

全球陸續發布「長新冠」的研究報告,知名家庭科醫師許書華也分享相關文獻資料指出,最常見的是「全身倦怠」。她也分享較易發展出長新冠的族群,包括年齡越大機會越大、本身有其他共病。

「確診後,你容易發展成長新冠嗎?」許書華19日在「許書華醫師 陪妳寫日記」臉書提到,最近門診真的越來越多人跟她說,確診後直到現在都還沒完全好,還是喘、咳、累等。

許書華說,長新冠定義目前急性感染以4周為切點,4-12周可能是之前感染後留下的器官發炎反應,但超過3個月還有相關症狀,就可以定義為新冠肺炎後的後遺症,也就是長新冠Long COVID/ COVID-19 syndrome。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許書華分享「長新冠危險因子」。(點圖可放大/翻攝「許書華醫師 陪妳寫日記」臉書

長新冠。(圖/翻攝「許書華醫師 陪妳寫日記」臉書)

許書華指出,長新冠主要症狀:最常見是全身倦怠(47%)、呼吸困難(32%)、肌肉痠痛(25%)、咳嗽(20%)、頭痛、關節痛、胸痛、嗅覺味覺的喪失、腹瀉等,且可能會有多器官系統的併發症,包含腦神經、精神、心血管、腸胃;譬如常聽到的「腦霧」,可能造成注意力不集中、思考變慢、容易忘記事情或類似腦中風症狀等。

許書華表示,又為什麼會有長新冠?主要還是和病毒感染後,因發炎導致組織器官功能的減低或喪失、自體免疫活化有關;曾確診的你/妳應該更想知道,誰比較容易後續發展出長新冠?包含:

年齡越大機會越大

疾病越嚴重(進加護病房天數、使用呼吸器)

本身有其他共病:
a. 控制不好的糖尿病/高血壓
b. 肥胖、心血管疾病
c. 抽菸、長期酗酒
d. 慢性腎臟病

其他:

a. 感染第一周>5個症狀
b. 50-60歲中年女性

許書華指出,而長新冠治療還是以症狀緩解、支持性療法為主、營養以及復健介入,所以說平日身體保養實在很重要呀。

▼許書華說,確診超過3個月還有相關症狀,就可以定義為新冠肺炎後的後遺症。(示意圖/記者陳俊宏攝)

▲▼咳嗽、口罩、感冒。(圖/記者陳俊宏攝)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