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提社交距離! WHO帶頭改口「人身距離」:斷開社交連結危害心理健康

▲▼美國華府實施社交距離政策,等待進入商店的民眾排隊時保持距離。(圖/路透)

▲ 美國華府實施社交距離政策,等待進入商店的民眾排隊時保持距離。(圖/路透)

記者陳宛貞/綜合外電報導

新冠肺炎(COVID-19)重創全球,各國紛紛實施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e)政策,要求民眾盡量待在家中,避免大型集會,與他人保持一定距離。但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將「社交距離」改稱為「人身距離」(Physical Distance)更加準確,因為社交連結在疫情籠罩之下無比重要。

美國CNN報導,WHO及其他專家希望人們別再稱之為社交距離,而是選擇「人身距離」,因為社交距離可能代表與所愛之人失去聯結。當與他人保持身體上的距離會對心理健康帶來傷害,WHO希望強調保持社交連結的重要性。

WHO於3月20日宣布,將不再使用社交距離一詞。傳染病流行病學家克爾科夫(Maria Van Kerkhove)15日在WHO記者會上重申,「我們一直稱之為『人身距離』,因為保持身體上的距離和社交上的聯繫很重要。疫情大流行期間,人們應該關心自己和親人的心理健康。我們沒有禁止大笑,也沒有禁止和家人交談、尋求聯絡。」

▲▼ 南韓國會大選事前投票今明2天舉行。(圖/路透)

▲ 南韓上周舉行國會大選提前投票,等待投票的民眾保持距離。(圖/路透)

專家指出,社交接觸對心理健康至關重要。在身體上遠離他人普遍被指為抑制新冠病毒傳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卻違背人類對社交聯繫與身體接觸的渴望,可能導致焦慮、孤獨、恐懼與悲傷,進而引發全球精神健康危機。

出於雙方意願下的身體接觸與面對面互動會在大腦及體內釋放化學物質,包括腦內啡、血清素及催產素,可提升人的幸福感、減少壓力。在充滿不確定性與恐懼的時代,一個擁抱或摟肩的動作本可提供安慰,如今卻可能危及身體健康。

缺乏肢體接觸與人際關係會帶來心理上的傷害,這也是史丹佛大學心理學家札基(Jamil Zaki)建議改用「人身距離」的原因。他說明,使用「社交距離」一詞本來就不適當,應該想成「保持身體上的距離」,以此強調即使分開,還是可以保持社交連結。

▲▼紐約在新冠疫情期間的時代廣場。(圖/路透)

▲研究顯示,如果美國提前2周實施社交距離或封城,可以減少9成死亡病例。(圖/路透)

札基建議,人們可使用視訊科技互動,「我鼓勵所有人練習『遠距社交』。諷刺的是,我們譴責這些技術破壞社會結構,如今卻可能是我們維持社會結構的最好機會。」

儘管如此,「社交距離」一詞在大眾腦海中已經根深蒂固,政府機關和媒體也廣泛使用,恐怕很難改口。也有專家認為,眼下準確傳播資訊格外重要,使用不同的術語可能造成混亂。

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社會學教授、自然災害中心(Natural Hazards Center)負責人皮克(Lori Peek)表示,「在危機期間轉變術語違反有效風險溝通的關鍵原則之一,即確保訊息的清晰與一致性。在這個對很多人來說已經充滿不確定性和恐懼的時刻,我只是不願看到民眾因此感到困惑或沮喪。」

►爆首例將滿3月!南韓睽違58天日增20例↓ 明宣布是否延長社交距離政策
►英國研究:美國「提早2周封城」 可減少9成死亡病例

►不再眷戀青春,因為我持續擁有。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