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地方焦點

內湖路3段積淹水 北市再調洪沉砂池

▲因應極端氣候,北市再規劃一調洪沉砂池。(圖/台北市政府官網)

地方中心/台北市報導

台北市工務局水利工程處表示,為改善內湖路3段積淹水問題,已於今年2月展開「陽港3調洪沉砂池興建工程」,並將調洪沉砂池規劃為多目標功能使用,在汛期以調洪為主,非汛期則兼具生態教育及作為市民休憩空間,工程預定104年1月完工。

水利處表示,內湖路3段西側之坡地及平地交會處,屬於內湖區陽光港墘抽水站系統上游集水區,集水面積達231公頃,鄰公告之土石流潛勢溪流,且下游內湖區內湖路、金龍路、成功路等地區,在納莉風災時曾發生積水事件,深度達110公分,成為居民豪雨隱憂。

另外,隨著捷運系統延伸至成功路三、四段,地區開發也越來越密集,區域排水需求亦相對升高,因此水利處規劃在山區與平地交會處設置陽港3調洪沉砂池,用地面積約1.827公頃,計畫蓄水量體約2萬7千立方公尺,完成後可有效抑制洪水直接流入下游造成災情,以維護下游成功路3段及內湖路2、3段等地區居民免於洪災,是台北市總合治水推動對策重要設施。

由於陽港3調洪沉砂池鄰近內湖市民農園、金面山步道登山口,週邊並有鄭成功廟、金龍禪寺、碧山巖及圓覺禪寺等具宗教參訪價值之聚落,是市民觀光休閒景點,因此採「生態為本,環境優先」之理念,減少對生態的衝擊,並融入當地自然環境,以兼具親水、活水為規劃原則,採生態池方式設計,除調洪功能外,可改善環境並作為市民休憩空間,進而發揮生態環境教育功能。

水利處更進一步說明,由於全球氣候變遷造成各地極端降雨事件頻發生,因此近年積極以「上游保水、中游減洪、下游防洪」之理念推動總合治水計畫。而陽港3調洪沉砂池位於陽光、港墘集水區中游,為計畫中之中游減洪之一環。而目前與本調洪池相近之「大溝溪生態治水園區」位於康寧集水區中游,既為中游減洪之成功案例。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