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氣團大戰」完美落幕!彭啟明秀握手照:跟鄭局長本來就是朋友

▲▼冷氣團大戰落幕了。(圖/翻攝臉書/氣象達人彭啟明)

▲彭啟明秀出與鄭明典局長握手的合照,指稱2人本來就是朋友。(圖/翻攝臉書/氣象達人彭啟明)

記者柯振中/綜合報導

中央氣象局局長鄭明典分享14日的氣溫,達到大陸冷氣團的強度,意外因為「四捨五入新制」的問題,引起氣象達人彭啟明不滿。事後,彭啟明則在臉書張貼了2人握手的照片,並稱他與鄭明典局長是好朋友,而這也象徵著外界盛傳的「冷氣團大戰」落幕。

彭啟明14日在臉書張貼了與鄭明典的和合照,同時向網友說明,他與鄭局長本來就是相互尊重的朋友,且認識的人都知道他很少生氣,是新聞報導的標題有點嚴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彭啟明提到,冷氣團、強烈冷氣團及寒流究竟是幾度,應該有許多國人答不出來,但媒體報導時若出現「恐達寒流」的字眼,點擊率通常會暴增。

彭啟明說,溫度本來就難以預測,如果出現「四捨五入」的新制,會浮現4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就是,按照這種方式計算,等於每個分界都增加0.4度,這樣一來冷氣團、寒流發生的機會增高,統計上會變多。

▲鄭明典發文指出台北溫度四捨五入後達到冷氣團標準。(圖/翻攝自Facebook/鄭明典)

▲鄭明典發文指出台北溫度四捨五入後達到冷氣團標準。(圖/翻攝自Facebook/鄭明典)

▲鄭明典發文指出台北溫度四捨五入後達到冷氣團標準,彭啟明則回應,希望要改制時能與氣象界多溝通,而非單一決定。(圖/翻攝臉書/鄭明典)

彭啟明提到,如何預報、重新定義14.4度或14.5度,同樣也是個問題,這與過往14.0度、14.1度會碰到的狀況十分雷同。

彭啟明還說,長久習慣的不同名詞對照溫度,以及應對的方式,現在因為提高0.4度,都要重新習慣、調整,「往小數點計較了」,對於農、漁民來說,什麼標準該有什麼作為,同樣會受到影響,也可能因為新制而產生困擾,「別小看0.4度,差距也不小。」

此外,彭啟明指出,國中、國小的地科或地理考試當中,也都有定義東北季風、冷氣團的標準,若是調整成這樣,往後的考題、課本都需要改編。

彭啟明建議,氣象訊息的傳播當中,除了有預報中心、民間氣象工作者、氣象主播及傳播媒介外,還有下游的一般民眾,受眾相當龐大,希望氣象局若要做出決策,應該向各種相關、利害族群說明清楚一點,並採納多元意見較為妥當。

彭啟明也說,從氣象媒介的使用者、傳播者的角度而言,他有2點建議,希望台灣不要再用名詞來定義「到底冷不冷」,直接說清楚氣溫的度數,世界上也很少有國家會額外創造名詞來解釋溫度,頂多是類似防災方式,以預警燈號來提醒實際防災作為,也能避免媒體自創「霸王級寒流」等形容詞,造成民眾恐慌。

至於第二點建議,彭啟明提到,希望教科書不要再考冷氣團、寒流的定義溫度,這樣一點意義都沒有,「同學要理解的事情很多,不需要背這題了。」

彭啟明說明,預報團隊會傷腦筋的,是要用什麼名稱報出14.4度、12.4度及10.4度這3個關鍵點,後續還是會遵循往例,用區間來預報,例如台北市的氣象站溫度周末會 8-10度,空曠地區會到 6-8度,用這種數字區間的方式來替代,同樣也會提到符合氣象局定義的寒流標準。

鄭明典14日上午張貼了14日清晨6點觀測到的溫度,同時說明了新制的規則,會用「四捨五入」的方式來計算,14度達到門檻,也是今年入冬以來第一波大陸冷氣團,接下來可能很快就會有寒流,提醒民眾保暖。

不過,鄭明典的貼文曝光後,彭啟明疑似是感到不滿,在貼文下方留言回應,「要改的時候,是否能和氣象界多溝通,不是單一來決定!」

►150抽衛生紙「1包不到12元」!買一次全家用整年

 ►按這訂閱Podcast《小編沒收工》每天熱門話題聊不完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