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外交家》讚台灣再次擊退COVID-19 歸功於這5大原因

▲727解封第一天,旱溪夜市出現人潮。(圖/白珈陽攝)

▲本周解封後,各地夜市開始出現人潮。(資料照/白珈陽攝)

記者呂晏慈/台北報導

國內本土疫情趨緩,本周疫情警戒降為二級,各縣市逐步解封。國際英文雜誌《外交家》(The Diplomat)29日以「為什麼台灣又再次擊退了COVID-19」(Why Taiwan Is Beating COVID-19 – Again)為題,報導內文分析台灣能在兩個月內,讓每天500確診病例降為10例,可歸功於掃描QR code追蹤接觸史、禁止室內用餐、民眾積極要求政治人物的防疫責任、媒體給予準確訊息、多國陸續捐贈疫苗等5大原因,並指台灣願意捐助口罩、物資並分享抗疫經驗,顯示台灣應在世界衛生大會(WHA)獲得觀察員身分,而國際社會也應協助促成。

《外交家》表示,在前一段疫情期間,台灣和澳洲、紐西蘭、越南、新加坡等國家,因嚴格的邊境管制、隔離措施及接觸史追蹤,人民生活如常,而2021年5月開始的Delta變種疫情讓一切變了調,台灣的本土病例卻可以從5月的每天500多例,在7月就掉到了每天10例,比起還在掙扎的澳洲、越南和新加坡,台灣是怎麼做到的?

《外交家》指出,第一,台灣加強實施一貫的口罩、隔離及接觸史追蹤政策。台灣在2021年4月就已經強制搭乘大眾運輸時須戴口罩,而台灣政府擴大要求全體人民外出都需要戴口罩。另外,台灣擴增隔離處所,包含地方政府也增加更多旅館及檢疫所,給入境隔離者或本土確診者使用,此項政策有效隔絕病毒在親友及社區內傳播。

《外交家》表示,在接觸史追蹤部分,台灣的商家要求民眾手寫或掃描QR code留下基本資料,雖然這樣的做法不夠完美,但搭配台灣的口罩及隔離政策,能有效降低傳染率

《外交家》指出,第二個原因是,台灣政府願意傾聽批評而適時改變政策,台灣在疫情最初並沒有完全禁止室內用餐,然而隨著氣融膠傳播的疑慮升高,高雄市是最早禁止室內用餐的城市之一,有效防堵台北及新北來的社區傳播,而即便現在中央在確診數下降後鬆綁了室內用餐規定,還是有縣市首長因為害怕選民批評而持續禁止室內用餐。另外,執政的民進黨也透過企業代表,終於透過上海復星簽署BNT疫苗的採購合約。

第三個原因方面,《外交家》表示,台灣民眾積極要求政治人物在防疫上負起責任,台灣自殖民時期開始,「統治者是否成功對抗傳染病」就是重要的指標,從日治時期統治者為被殖民者消除疫病,到2003年SARS爆發時學者專家批評政府反應過慢等都是例子。

《外交家》直指,台北市長柯文哲如今被媒體名嘴、政治人物及選民嚴厲批評防疫不當,柯被批評的內容包括:接觸史追蹤及檢疫措施都相當鬆散,導致傳統市場爆發疫情、疫苗登記系統不完善,以及卸責並認為疫情失控都不是自己的錯。柯文哲的民調在6月到7月之間下滑了7%,是所有市長裡面民調掉最多的,而柯文哲在飽受批評之下,也終於不情願的接受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協助來控制疫情。

《外交家》指出,第四原因在於媒體。媒體在疫情中都展現相當好的素質,不斷給予民眾準確的訊息,那就是「戴好口罩並維持社交距離」,這顯示了台灣媒體共同對抗疫情的決心,無論政治立場都展現了優質的媒體素養。

第五個原因是,《外交家》分析,台灣受惠於自身善意的循環,去年台灣全球捐贈了5100萬個口罩給全世界,而受惠的國家紛紛在此時捐助台灣疫苗,包含日本330萬劑AZ、美國250萬劑Moderna以外,立陶宛、斯洛伐克及捷克都已宣布捐贈台灣疫苗,加上台灣自行購買及透過COVAX取得,台灣至少接種一劑疫苗的人口已來到28%,比起疫情爆發前的1%大幅上升。

《外交家》稱,台灣的成功在Delta的肆虐下可能不會太長久,但台灣累積的經驗,替對抗未來的疫情打下良好基礎,全球的公衛專家應該研究台灣的成功經驗,尤其是台灣如何在檢疫、追蹤及隔離政策不斷進步之時,也能良好顧及人民的自由。

《外交家》並表示,儘管在野黨有所批評,但台灣願意捐助與美國國衛院共同研發的國產疫苗,已經展現了台灣是國際社會負責任的一份子,台灣捐助口罩、物資並能分享抗疫經驗,更顯示了台灣應該在WHA獲得觀察員身分的急迫性,台灣有能力幫忙,而國際社會也應協助促成,讓疫情早日結束。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關鍵字: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