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卵1次最多80顆!綠鬣蜥攻陷8縣市 南投農業處:謹記三要三不

▲生物多樣性研究所環教推廣師林湧倫以綠鬣蜥幼體,示範如何正確戴手套徒手捕捉,以免遭刺或咬傷。(圖/埔里鎮公所提供)

▲生物多樣性研究所環教推廣師林湧倫以綠鬣蜥幼體,示範如何正確戴手套徒手捕捉,以免遭刺或咬傷。(圖/埔里鎮公所提供)

記者高堂堯/南投報導

外來種綠鬣蜥目前對南部地區生態環境與農業造成嚴重危害,甚至逐漸北擴,南投縣近幾年也有逾半數鄉鎮出現零星個體;縣府農業處因此舉辦宣導活動,讓更多民眾認識並落實「三要」、「三不」原則協助防治,並呼籲民眾於野外發現綠鬣蜥等外來種時,可撥打「1999」通報,更不能飼養或棄置,以免造成更大危害。

「綠鬣蜥移除宣導」活動12日於埔里鎮公所3樓大禮堂登場,縣府農業處和鎮公所邀請公所員工、里長、社區理事長及民眾參與,由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環教推廣師林湧倫介紹綠鬣蜥,如何在野地成為入侵種、目前移除工作如何進行 ,以及通報後的處理流程,讓參與者了解目前外來入侵種綠鬣蜥的分布狀況,並於發現潛在族群時協助通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現場並展示外型像是著名怪獸電影主角「酷斯拉」的綠鬣蜥,體型肥大、外皮還有毒腺的海蟾蜍,以及斑腿樹蛙、亞洲錦蛙等同樣危害該縣的百大外來入侵種活體,綠鬣蜥,海蟾蜍,讓與會人員能近距離觀察、清楚辨識外觀。

▲南投縣政府、埔里鎮公所宣導移除外來種綠鬣蜥教戰守則。(圖/埔里鎮公所提供)

▲2022年於埔里鎮向善里茭白筍田出現長逾160公分的綠鬣蜥。(圖/資料照片)

縣府農業處指出,綠鬣蜥已入侵高屏等8縣市,南投縣方面據統計,南投、草屯、埔里、名間、中寮、魚池、國姓等7個鄉鎮市已有發現紀錄,如3年前埔里鎮向善里茭白筍田曾發現長逾1.5公尺的個體,嚇壞採筍女工,也有農民在自家農園也逮到大啖荖花、菜葉的綠鬣蜥,枇杷里的水塘旁則有民眾發現2年來疑似同一隻綠鬣蜥體型成長不少,其入侵不僅影響生態,也大量啃食作物嫩葉,造成嚴重農損及民眾驚擾,農業部因此在2019年依《野生動物保育法》規定,將綠鬣蜥列為有害的外來入侵種。

▲南投縣政府、埔里鎮公所宣導移除外來種綠鬣蜥教戰守則。(圖/埔里鎮公所提供)

▲現場展示4種危害南投縣生態環境、農業的外來種,包括綠鬣蜥、海蟾除、斑腿樹蛙、亞洲錦蛙。(圖/埔里鎮公所提供)

林湧倫指出,雌性綠鬣蜥大約第3年即可產卵,每年産卵一次、每次數量多達30至80顆,而成體體長可達1.8至2公尺,背部具有明顯鬣狀鱗片,除有利齒,長尾巴也具攻擊性,移除須謹守「人員要訓練」、「過程要安全」、「方法要適合」等「三要」,可透過戴防護手套、撈網或捕蟹鉗徒手捕捉,或是索套、陷阱捕捉法與擊落捕捉法,確保人身安全。

民眾發現綠鬣蜥等外來種,可撥打「1999」通報縣府提供相關資訊,包括目測的體型、公母、大概數量、明確地標地址及聯絡人姓名電話,同時不要飼養、棄置;至於捕獲的綠鬣蜥會以電暈器或腦絞槍等人道處理,而不以人力棍棒敲擊致死,移除時也要謹守「不戲謔」、「不獵奇」、「不汙名化」的「三不」原則。

▲南投縣政府、埔里鎮公所宣導移除外來種綠鬣蜥教戰守則。(圖/埔里鎮公所提供)

▲▼林湧倫講授移除相關方法、程序。(圖/埔里鎮公所提供)

▲南投縣政府、埔里鎮公所宣導移除外來種綠鬣蜥教戰守則。(圖/埔里鎮公所提供) 

07/10 全台詐欺最新數據

更多新聞
550 3 1321 損失金額(元) 更多新聞

※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