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地方焦點

早療幼兒通報人數創新高 市議員張碩芳籲重視「小烏龜世代」

▲市議員張碩芳市政總質詢

▲早療幼兒通報人數創新高,市議員張碩芳籲重視「小烏龜世代」。(圖/擷取自市議會網站)

記者楊淑媛/桃園報導

關心婦幼權益不遺餘力的桃園市議員張碩芳,22日市議會市政總質詢中指出,在2020到2022年間三級警戒中長大的幼兒,普遍在語言、認知、肢體、情緒等發展較慢,被喻為「小烏龜世代」,台灣早療幼兒通報人數疫情後創新高,根據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統計,2023年通報人數達34,781人,創下歷年新高,與疫情前相比成長逾3成。

張碩芳說,目前桃園市早療通報案件113年1-4月份共1204件,使早療評鑑塞車,需要等1年多的時間,深怕錯過0-6歲是早療黃金期,建議市府團隊跨局處整合並和民間機構合作,提升桃園早療服務量能。副市長王明鉅回答目前桃園市缺乏醫療人員,未來為增加醫療人員,以利改善早療評鑑的塞車情況。

針對人工受孕成功率不高、費用高,張碩芳也建議市團隊規劃補助人工生殖的部分,參考苗栗縣、雲林縣政府補助人工生殖技術補助金額20,000元;並建議市府關心人工受孕流產婦女,給予心理諮詢服務。

▲疫期長大幼兒被喻「小烏龜世代」

▲會稽國小於震後受損的「天真樓」。(圖/張碩芳服務處提供)

由於,桃園區小檜溪重劃區大樓林立、社區人口激增,為使學童有更好就學環境,張碩芳於總質詢中並爭取會稽國小於震後受損的「天真樓」拆除重建,以利增加2歲托育專班、學前特幼專班、特教知動教室,無論是特兒還是2歲幼童、一般生都能擁有更舒適安全的受教環境。

市長張善政表示,將盡速向教育部爭取經費辦理,以保障學童安全。教育局長劉仲成補充說明,會稽國小天真樓已納入115年老舊校舍重建計劃,將提報教育部爭取補助,並將規劃於新建校舍一樓設置特教班。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