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鳥灰伯勞健康狀況好轉鳥友好開心 把獵到的蝦子插在樹枝真古錐!

▲鳥友拍攝到台南市北門區八掌溪迷鳥「灰伯勞」,健康狀況好轉,並能捕獵小蝦子,顯示活動力尚佳。(圖/鳥友吳素娥提供,下同)

▲鳥友拍攝到台南市北門區八掌溪迷鳥「灰伯勞」,健康狀況好轉,並能捕獵小蝦子,顯示活動力尚佳。(圖/鳥友吳素娥提供,下同)

記者林悅/台南報導

台南市北門區八掌溪口首次出現的迷鳥「灰伯勞」,台南市生態保育學會人員發現原本身上羽毛染黑,成1隻「黑伯勞」,懷疑是牠因覓食習性,岸邊吃小蝦蟹受到油污染或泥土染黑,許多鳥友及保育人士關切其健康,最近由鳥友拍的照片,發現牠健康狀況好轉,鳥友們都感到開心。

根據了解,灰伯勞學名Lanius excubitor,分布於歐洲中部、亞洲北部,會飛往中亞、印度、非洲越冬,多生活於從平原到山地的疏林。該隻灰伯勞本來要從中亞飛到印度避寒,可能因為迷路偏離度冬線的軌道4千公里,誤闖台灣飛到台南的北門八掌溪口,成為鳥友在台灣拍攝記錄的第1筆「灰伯勞」,也就是有史以來的第1隻迷鳥草原灰伯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為草原灰伯勞是台灣第1筆記錄,台南市生態保育學會非常關注牠,12月10日竟然發現灰伯勞的身體羽毛變成「黑色」。台南市生態保育學會副總幹事黃永豐表示,因為牠除了吃昆蟲以外,最喜歡吃小蝦、蟹,有可能在岸邊吃小蟹受到海水的污染,讓牠成為「黑伯勞」,令很多鳥友及生態保育人士關心牠的健康問題,更引起許多拍攝鳥友的嚴重關切。

▲鳥友拍攝到台南市北門區八掌溪迷鳥「灰伯勞」,健康狀況好轉,並能捕獵小蝦子,顯示活動力尚佳。(圖/鳥友吳素娥提供,下同)

12月15日鳥友吳素娥拍攝到的「灰伯勞」鳥照片,發現牠的健康狀況尚佳,並且成功捕到小蝦獵物,顯示其活動力不錯,有捕食的能力,惟鳥友們也觀察到一個特殊的畫面,就是灰伯勞將捕獲的小蝦插在樹枝上,鳥友一方面感到好可愛,一方面也好奇其覓食的習性及為何要將獵物「插掛」起來。

▲鳥友拍攝到台南市北門區八掌溪迷鳥「灰伯勞」,健康狀況好轉,並能捕獵小蝦子,顯示活動力尚佳。(圖/鳥友吳素娥提供,下同)

據拍鳥俱樂部黃蜀婷會長提供的資料顯示,分析原因:1、腿部肌肉不發達:伯勞雖然擁有帶鉤的爪子,但是腿部肌肉不發達,爪子相對力量較弱,沒法像猛禽一下用腿和爪子處理獵物,所以把獵物掛在樹上有利於其分割大的獵物(Cade, 1995; Antczaket al., 2012)。Montagna(1939)通過觀察灰伯勞發現,把家麻(Passerdomesticus)釘在樹枝上後,通過喙部一點點撕扯獵物,把麻雀分成小塊處理後吃掉。

2、沒有嗉囊:嗉囊是很多鳥類在食管的中有一個膨脹部位,主要用於食物的運輸、貯存和消化。當鳥兒的胃部充滿食物時,吞咽的食物可以儲存在嗉囊中,使得鳥兒一次性可以獲取更多的食物(鄭光美, 1995)。很多鳥兒,比如帝企鵝從海洋帶來的食物就儲存在嗉囊中,然後帶回家餵雛鳥。然而,伯勞沒有嗉囊,不能在體內食物儲存食物,就意味著其食物消化很快,更容易餓,需要不停的尋找食物(Cade, 1995)。

網路好評滿滿、一用上癮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