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在菱里」 水雉是菱角生態地景的一環

▲「菱角鳥」大調查,2019年則大幅增加至1741隻,一塊菱角田裡300多隻水雉,壯觀景象顯示水雉已是菱角生態地景裡最美的景觀。(圖/記者林悅翻攝,下同)

▲「菱角鳥」大調查,2019年則大幅增加至1741隻,一塊菱角田裡300多隻水雉,壯觀景象顯示水雉已是菱角生態地景裡最美的景觀。(圖/記者林悅翻攝,下同)

記者林悅/台南報導

「菱角鳥」大調查至今年已是第5年,水雉數量自2016年破千後,數量都維持在1000隻以上,但在2018年水雉數量較前1年少186隻,而2019年則大幅增加至1741隻,一塊菱角田裡300多隻水雉,壯觀景象讓參與調查的鳥友感到興奮,顯示水雉已是菱角生態地景裡最美的景觀。

台南市官田水雉生態教育園區主任李文珍指出,美麗的羽色與修長的身影讓水雉有「凌波仙子」的美稱,在台灣水雉主要棲息在菱角田,因此水雉又被稱為「菱角鳥」。夏季4至9月是水雉的繁殖期,當時序來到冬季,水雉雛鳥已紛紛長成幼鳥,而成鳥也換下鮮豔的外衣,此時的水雉不像夏季有明顯的領域性,而是成群在田間移動覓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南是水雉主要的分布區域,為了想了解繁殖季及繁殖季過後水雉族群數量,分別在夏季及冬季進行台南的水雉調查。2015年開始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共同研議,將台南地區冬季水雉調查發展為公民科學的調查方式,固定在12月的第一個禮拜天上午進行水雉調查。藉此了解水雉的數量及分布,也可以讓我們知道在冬季菱角枯萎時,水雉會在哪些環境棲息。

今年的菱角鳥大調查於12月1日進行,在台南市分46里56分區進行,共有79人,共31組調查員共同參與。日出後調查員分別至各可能有水雉的區域進行調查,中午11時前結束調查並將調查結果回傳至水雉園區,統計出當年度水雉的整體數量。

▲「菱角鳥」大調查,2019年則大幅增加至1741隻,一塊菱角田裡300多隻水雉,壯觀景象顯示水雉已是菱角生態地景裡最美的景觀。(圖/記者林悅翻攝,下同)

屏東鳥會鳥友吳正文奪得第1位回報,且是水雉數量做多的區域,他說:「我共有兩塊調查區域,一塊7隻,相鄰的另一塊則是324隻。」這也顯示了水雉是菱角生態地景的一環,兩者息息相關。

調查員有中華、台北、彰化、嘉義、台南、屏東鳥會的鳥友們,與來自嘉大、成大、南大的生態社團及研究室成員,也有園區的志工與一直關注並協助調查的夥伴們。因為大家參與,使得菱角鳥大調查可以順利完成。除了長期參與調查的老鳥調查員們,今年也有對水雉調查有興趣的夥伴加入,以老鳥帶新鳥的方式,展現了菱角鳥大調查公民參與的性質,也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讓更多人能加入鳥類調查的行列。

今年官田區調查到1466隻,歷年調查裡官田區一直是水雉分布最多的區域,每年調查都有8成以上的水雉是在官田被記錄。新營、鹽水、六甲、麻豆、下營、柳營、歸仁也是持續都有水雉記錄的區域,特別是歸仁菱角田棲息的水雉,從往年是個位數,上升到29隻,讓同是長榮大學教授,且長年記錄歸仁水雉族群的小章老師,感到非常高興。

水雉出現的環境,仍以菱角田為主。菱角一般收成到11、12月,採收到後期菱角植株會逐漸枯萎,水位也較低,這樣的環境吸引水雉到菱田找尋水生昆蟲、螺類等食物。除了菱角田,剛剛插秧的水稻田、廢棄魚塭、溝渠等有水的環境都可能發現水雉的蹤影。

▲「菱角鳥」大調查,2019年則大幅增加至1741隻,一塊菱角田裡300多隻水雉,壯觀景象顯示水雉已是菱角生態地景裡最美的景觀。(圖/記者林悅翻攝,下同)

台南鳥會潘致遠理事長,特別呼籲大家好好珍惜這特殊的菱角產業地景與水雉形成的生態地景,他說:「每年水雉大調查,來自全國各地鳥友齊聚一堂努力地將一隻隻水雉找出來,從20多年前不到50隻,到現在有1700隻以上,這需要靠著一塊塊優良的農地,加上菱角產業才能達成,目前有業者在非菱角田說服農友種上光電板,或許沒有占用菱角田,但無形中將衝擊水雉的生態。種上光電板將無法再種植菱角,容易造成棲地脆裂與零碎化,將影響水雉的生存,這需要我們政府單位好好思考與審慎評估」。

1日調查員們也在田間看到紅冠水雞、田鷸、鷹斑鷸、大白鷺與中白鷺等鳥類,顯見除了水雉,農田也是許多生物棲息及覓食的環境,農田濕地提供了很好的生態服務,擁有著豐富生物多樣性的物種。冬季的水田是很多冬候鳥選擇停留的地點與過境遷移的中繼站,水雉生態教育園區希望在這個調查活動中呼籲大家能多關注農田濕地的環境變遷,農田生態系維持農耕的面積,給這些來到台灣的貴客與原本就生活在此的生物保留多樣的棲息環境。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