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百家醫院跨20餘省接入DeepSeek AI問診初步實現輕重症分流

▲▼中國AI黑馬DeepSeek震撼晶片市場。(圖/路透)

▲大陸目前至少有百餘家醫院接入DeepSeek。(圖/路透)

記者魏有德/綜合報導

自從DeepSeek滿血版上線後,大陸全國各醫院陸續接入,不僅出現AI醫生問診服務,也有病患拿AI生成的報告就醫,形成新業態,還可協助醫院進行輕重症病患分流,降低大陸一直以來困擾的門診就醫壓力。根據不完全統計,大陸在一個月內已有逾百間醫院接入DeepSeek,分佈20餘省份,且多為最高等級的三甲醫院。

▲▼ AI,人工智慧,辦公室,機器人,人形機器人。(圖/CFP)

▲AI協助醫院進行輕重症問診分流,節省病患等待時間及錯診機率。(示意圖/CFP)

《揚子晚報》報導,丹陽市人民醫院數據顯示,DeepSeek系統有效縮短候診時間約40%,幫助患者更快速地完成分診,減少不必要的等待和誤診率。系統還能在就診高峰期實現實時動態調配,自動調整分診策略,確保患者就診秩序平穩高效。

此外,位於四川的華西口腔醫院也融入DeepSeek推理能力,推出能聽懂「牙巴漏風」、「啃排骨痛」的AI門診管家,藉此精准攔截「迷路」患者,使病患看病不再掛錯號,減少時間上的浪費,未來還將精進至掛號到複診的全流程智慧服務。

據了解,這些醫院主要透過本地化接入DeepSeek,探索其在臨床決策支持、病歷質控、影像分析、科研輔助、醫院管理等醫療場景中的應用,以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和效率。

然而,在AI超速發展的情況下,大陸在2022年發佈的《互聯網診療監管細則(試行)》中,也設下對AI使用的「柵欄」,包括,「醫師接診前需進行實名認證,確保由本人提供診療服務」;「其他人員、人工智能軟件等不得冒用、替代醫師本人提供診療服務」或「處方應由接診醫師本人開具,嚴禁使用人工智能等自動生成處方」等。

在對AI使用進行規範後,大陸醫病體系之AI運用均在本地服務器完成,患者數據的隱私也能獲得保障,將看病問診的業態從「傳統診療」走向「智慧診斷」及「數據互聯」的新科技時代。

03/17 全台詐欺最新數據

更多新聞
611 2 7205 損失金額(元) 更多新聞

※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