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團回應藍營喊「普發1萬元」。(圖/記者屠惠剛攝)
記者杜冠霖/台北報導
財政部公佈最新修正後的2024年全國稅收統計,去年全年稅收3兆7619億元、高出預算數5283億。國民黨團今(12日)舉行記者會呼籲,政府應立刻啟動「還錢於民2.0」,全台灣每人發1萬元。民進黨團回應,事實查核中心早就針對網傳政府超徵五千多億訊息打假,這還包含地方政府稅收,相關金額還要經過決算也有法定用途,包含,健康福利捐、長照基金、住宅基金等,過去普發六千是疫情後百工百業振興,而不是有餘裕都拿來發,動輒普發現金說拚民生,這只是廉價討好跟民粹而已。
吳思瑤表示,事實查核中心早就針對網傳政府超徵5千多億、給地方後還剩很多錢的訊息事實查核,國民黨記者會講的每件事情,都可以先看事實查核中心打假,把稅收超出預期、全民拼經濟的正向成果,說成是中央超收很多錢,這是錯的,這個數字還包含地方政府。
吳思瑤指出,國民黨說超收的錢被政府放口袋,也是錯的,這都必須經過決算,有很多指定用途,包含舉債、還債,都要到決算才有最終結果,不能夠把試算列為結論,說是政府賸餘,完全錯誤。
吳思瑤直言,事實查核中心大大的叉,給國民黨立委好好看看,每天胡扯瞎扯,國民黨說113年全國稅收增加5283億,這是全國稅收增加數,除了中央也包含地方政府,中央是3757億,各地方政府有802億,724億是法規要求指定用途,若有稅收增加必須用於健康福利捐、撥入金融業務特別準備金、長照基金、住宅基金,都有法規範。
吳思瑤指出,王鴻薇說中央留了5283億,這包含地方政府稅收超出預期的802億、中央3757億、指定用途724億,稅收超出預期來自全民拼經濟有成,經濟發展紅利全民共享,政府執政有方、百工百業努力,稅收超出預期,增加的稅收比預估還多,但稅收超出預期不是完全預算賸餘,必須用做政府建設跟其他支應。
對於相關預算,吳思瑤強調,113年度中央原本要舉債投入建設的1571億,就可以不舉債,用這些稅收超增的錢投入原本要舉債的部分,直接挹注在總預算裏頭,第二、也要拿去還債,113年度中央政府多還208億,第三、指定用途、健康福利捐、長照基金、住宅基金等等,真正剩下的長年都是100多億左右。
吳思瑤直言,相關金額還要經過決算,國民黨今天拿出的金額都未經過決算,拿不精確數字帶風向,創造中央多扣很多錢的假印象,數字上就不是國民黨說的那樣,稅收超徵後,建設、還債、支應法定用途後,經過決算確實會有累進賸餘,這必須經過立法院決算同意,才能合理使用。
吳思瑤強調,前一年累積賸餘經過決算還能拿到新年度建設,給全民共享,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國民黨一直說三兆多,那是拼經濟有成,增加的錢幫軍公教加薪212億、做健保財務、國民健康社會福利支出413億、2到4歲幼兒照顧、學校電價差額補貼、教科文支出516億、住宅基金、節能家電、人行安全等1109億、強化國防410億等等。
至於過去普發六千,吳思瑤指出,那是中華民國史上首次、也是民進黨做到的,當時是疫情後百工百業振興,審酌社會情勢普發現金六千,刺激內需跟消費市場,帶動整體經濟發展,現在國民黨食髓知味,怕很多違憲亂政行為被民意制裁,卻不顧國家財政,簡化、討好的普發現金,還喊價到每人一萬,太過民粹。
吳思瑤直言,政府稅收超過預期,感謝各行各業拚經濟,稅收應該全民共享,拿來建設國家、擴大照護,用在社福、經濟、教科文相關投資,而不是有餘裕都拿來發,那國民黨乾脆說三兆多都拿來普發,他們的思維就是如此簡化,就財政專業、經濟發展所需大家理性對話,「動輒普發現金說拚民生,這只是廉價討好跟民粹而已」。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