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土地每年只移動0.4公分! 專家:板塊緩慢碰撞仍爆致命強震

▲▼ 摩洛哥8日深夜發生地震。圖為歷史悠久的旅遊之都馬拉喀什(Marrakech)震後。(圖/路透)

▲摩洛哥8日深夜發生地震。圖為歷史悠久的旅遊之都馬拉喀什(Marrakech)災區情況。(圖/路透)

記者張寧倢/編譯

摩洛哥8日晚間發生規模6.8強震,已逾2000人死亡。《紐約時報》指出,摩洛哥位於非洲板塊與歐亞板塊交界的北非地區,雖然不常發生地震,每年土地只移動0.4公分左右,但多年來板塊緩慢移動所累積的壓力,可能會引發致命強震。專家表示,板塊的緩慢速度,使得監測板塊運動與找出斷層等研究更加困難。

▲▼摩洛哥規模7.8強震震央大約在馬拉喀什市西南方75公里的山區村莊。(圖/翻攝自USGS)

▲摩洛哥規模7.8強震,震央大約在馬拉喀什市西南方75公里的山區村莊。(圖/翻攝自USGS)

根據報導,摩洛哥位於非洲板塊與歐亞板塊緩慢碰撞的接合處,經過數百萬年的擠壓後形成了橫跨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3個北非國家的阿特拉斯山脈(Atlas Mountains)。但摩洛哥附近的碰撞速度相當緩慢,每年只移動4到6毫米(mm),代表這個地區不常發生地震。相較之下,美國加州聖安地列斯斷層(San Andreas Fault)周邊土地每年移動50mm。

報導指出,儘管地震不頻繁,但多年來非洲北部海岸附近板塊的緩慢移動,可能產生足夠的壓力,引發強烈地震,包含8日深夜11時在摩洛哥發生的致命震災。

康乃爾大學地質學家哈柏德(Judith Hubbard)博士表示,目前人們對該地區複雜構造的瞭解不多,歷史上曾發生的地震也難以給出解答,「沒有任何關於這些斷層發生地震的資訊」。她說,即使是摩洛哥近代最致命的1960年造成1.2萬人死亡的規模5.8地震,「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未知」。

▲▼摩洛哥強震。(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學者表示,這次摩洛哥地震造成的地形破壞情況複雜,不如西北太平洋常見的單一斷層。(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哈柏德表示,這次碰撞使得地形在多個互相連接區域出現變形,而不是像太平洋西北部常見的單一斷層,且板塊的緩慢移動,讓測量板塊運動與確定哪裡是最容易發生地震的斷層等研究變得更困難。再者,板塊構造壓力或許只是強震的一小部分原因,發生在地底深處的其他過程也可能影響地表附近的壓力。

哈柏德提到,另一個具挑戰的地方在於地震深度,科學家通常會先粗略估計深度,隨著更多數據出現再進行修正,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最早認為摩洛哥地震深度為11.5英里(約18公里),後來更正為16.3英里(約26公里)。然而,歐洲與地中海地震中心(EMSC)則估計為7.2英里(約11.5公里)。各地震機構估值不同,顯示出對於震源深度的不確定性

還有一個重要影響因素是地震對地面造成破壞的方向,若找出方向,就能解釋地震能量集中在地表的位置。加州理工大學地震學家兼名譽教授波列特(Jascha Polet)表示,從餘震的模式可推測,摩洛哥強震破壞方向是朝東北方,因此導致了阿特拉斯山腳下的城市馬拉喀什(Marrakesh)搖晃加劇。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