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實施「雙減」1周年 家長焦慮症狀上升12.8%

▲▼中國實行「雙減」政策的目的為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以建設高質量的教育體系。(圖/載自pixabay)

▲中國實行「雙減」政策的目的為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以建設高質量的教育體系。(圖/載自pixabay)

實習記者蘇郁晴/綜合報導

中國實行「雙減」政策已滿1周年(是一項針對學生實行的減負政策)。據大陸學界調查發現,在該政策實施後的1年期間,青少年的憂鬱症狀減少了78.6%,降幅驚人,然而,父母的焦慮症狀卻明顯上升約12.8%,其中家長的表現又以人口相對減少的城市尤為顯著。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簡稱「雙減」政策)。該政策的目的是為了減輕作業負擔、減輕校外培訓負擔,並且禁止補習班超前教學、假日及寒暑假不能上課,還有不能聘請外籍教師等,該政策讓補習班經營大受打擊,也是中國在教育領域上的重大改革。

近日,中國人民大學的3位學者,透過追蹤搜索引擎上相關關鍵詞的搜索量、電商平台相關商品的購買量、專業諮詢網站等數據,分析了「雙減」政策的效果。

研究結果指出,「雙減」實施後的這1年,青少年憂鬱症狀減少了78.6%。主要是因為課外作業的總量和花費時間均縮短,大幅減輕了學生負擔,且父母的陪伴時間增加,再加上不允許考試和禁止排名等。

然而,該研究也發現,家長的焦慮症狀在「雙減」實行後卻顯著上升,研究表明增幅約12.8%。主要是因為該政策導致越來越多父母轉向家庭教育,家庭和工作之間的平衡越來越難實現,而其中家長的表現又以人口相對較少的城市尤為顯著,因為該政策導致校外補習機構的選擇變少,而在教育資源比較充沛的大城市,一對一家教更容易獲取。此外,對「補習」有需求的家長只能選擇成本更高的一對一家教,這對家庭經濟也造成不小壓力。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