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灣入境「復陽」隔離13天後突確診!靠馬來西亞檢疫 背後嚴格SOP曝光

文/中央社

對回到國門的馬來西亞人,如今踏入機場是熟悉又陌生的體驗。除了一貫的入境手續外,得先接受檢測,再到隔離中心強制隔離14天。

馬來西亞14日出現一起從台灣移入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病例,初次篩檢為陰性,直到第13天再檢測後確診,就是因為馬來西亞對入境人士採取的隔離標準作業程序(SOP)。

被送到隔離中心的入境者,每天都得自行檢查自身健康狀態並向隔離中心人員回報。直到被隔離第13天,再接受隔離中心的駐點醫院人員檢測。若確定為陰性,就可在隔離期滿的第14天取得釋放令(Release Order),之後就能在馬來西亞自由移動。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圖/記者黃國霖攝)

▲12日上午,菲律賓入境旅客接受檢疫人員調查。(圖/記者沈繼昌翻攝)

▲台灣入境馬來西亞驗出確診。(圖/指揮中心、記者沈繼昌翻攝)

這是馬來西亞政府自3月18日後採取的抗疫政策之一。目前馬來西亞僅允許持馬來西亞護照和符合特定條件的外籍人士入境。

除此之外,馬來西亞政府的積極抗疫作為包括針對各行各業的特性祭出各種特殊規定,例如在餐廳用餐得有社交距離、剪髮不可以超過1小時等。所有馬來西亞民眾踏出家門口就有逃避不了的共同「新常態」:戴口罩、手機刷QR Code、量體溫和使用消毒液。

自8月1日起,馬來西亞政府強制規定所有民眾在公眾場合必須戴口罩;無論是餐廳、診所、寵物店、書店、健身房、購物商場,甚至菜市場,民眾都得出示手機在入口處刷政府規定的MySejahtera(馬來文,「我的平安」之意)apps。

若沒有手機或忘了帶手機,民眾也可以在店家準備的本子上,留下姓名和電話。不過近日政府再嚴格規定,只限無網路覆蓋地區或殘障人士才可手寫。此舉是為了一旦出現新確診病例時,政府可以最快速度追查到曾到當地的民眾,採取必要應對行動,包括通知接受檢測,以防病毒擴散。

若有民眾被測出體溫超過攝氏37.5度,則一概不許進入任何店面或公共場合;若體溫正常,則自行取用消毒液消毒雙手。

為使上述規定能有效執行,不遵守規定的店家或民眾,一旦被舉報或被巡邏員警查獲,馬來西亞政府會按情節輕重祭出懲處,包括下令停止營業、罰款或監禁或兩者兼施。至今仍不時出現店家或民眾被懲處的新聞。

對於政府規定的這套標準作業程序,在華人社團組織擔任研究員的吳安琪說,已經適應而且習慣了。

但她認為,仍有部分民眾自覺性不高,效果恐會打折。「在商場內仍可見到不戴口罩或口罩掛在下巴的民眾,還有一些民眾在騎樓排著長長的隊伍等候量體溫,有時走過心裡會感到毛毛的。

馬來西亞從3月18日進入類似鎖國和近乎全面停工停課的「行動管制令」,隨著疫情漸漸受到控制,政府分階段放寬各行各業的限制。從6月10日起,馬來西亞已進入「復原式行動管制令」階段。首相慕尤丁(Muhyiddin Yassin)表示,若疫情受到控制,8月31日之後國家就可恢愎正常化。

截止至8月16日,馬來西亞累積確診9200例,累積康復8859例(96.3%),累積死亡125例(1.4%)。自從6月4日出現277例最高單日確診病例後,馬來西亞單日確診病例已大幅減少,過去一個月最高單日確診病例為39例,最低1例。

►「美白神霜」下殺43折只要499元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