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地方焦點

東華大學輔導花東區教師社群 陪伴教師看見花東孩子的未來

▲東華大學輔導花東區教師社群 陪伴教師看見花東孩子的未來。(圖/唐宇新提供)

▲東華大學輔導花東區教師社群 陪伴教師看見花東孩子的未來。(圖/唐宇新提供下同)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為了協助花東區教師專業成長,發展更多元跨領域合作的可能,教育部補助國立東華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及花師教育學院於106學年度邀集教學現場優質教師組成專業自主成長社群,結合了幼兒園、小學、中學教師,鼓勵教師透過小組的互動,提升彼此教學與研究上的成就。經過一個學年度的活躍發展,6月2日於東華大學教育學院講堂舉辦期末成果發表,通過27個教師社群的靜態海報展示、3個亮點社群的簡報分享,展現花東區教師社群的活力。活動當日也邀請花蓮縣三民國小施信源校長以「未來教育」主題發表演說,激勵現場教師自主成長,陪伴花東的孩子們迎向未來。

▲東華大學輔導花東區教師社群 陪伴教師看見花東孩子的未來。(圖/唐宇新提供)

本次計畫為教育部補助之地方教育輔導計畫,讓教師們以自籌教學研究團體自行申請,並由東華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及花師教育學院陪伴與輔導。本案總計成立二十七個教師社群,並含有中等、小學及幼教等教師團體,同時有實體教師社群經營與網路跨區域共學社群。期末成果發表分成靜態海報展示及講堂成長分享,靜態海報讓社群提供不同社群的組成脈絡、活動歷程到教學反思,並能與其他社群經驗分享、相互學習。講堂成長分享則邀請三組亮點社群,以簡報方式分享社群運作歷程,並邀請了花蓮縣玉里鎮三民國小施信源校長進行主題演講。

教育部林騰蛟次長於開幕致詞時表示,教育部在大學社會責任(USR)實踐計畫上原本就期待大學善盡社會責任,本計畫整合中小學專業自主成長共同提昇教育品質,加上原有花師教育學院與東華大學的經驗,勢必為花東地區帶來利基。此次研討會成果正符合目前積極推動的一零八課綱,因為未來教育會更需要現場教師的配合,將現行的課綱強調素養、操作與所有元素引入教學現場。

▲東華大學輔導花東區教師社群 陪伴教師看見花東孩子的未來。(圖/唐宇新提供)

計畫主持人教育學院范熾文院長則提到本計畫主要是去年度師培司張明文司長所思維,期初就是以自願自主自發精神,推動由下而上的力量讓教師以核心精神革新過往的研討模式。本年度由中學、小學以及幼教等社群組成,其中也包含跨網路、直播以及實體型態的組織。也期待此次成果發表,讓更多人看見教育改革的力量。

協同主持人之一的師培中心羅寶鳳主任則指出我們的教育面臨了莫大的挑戰,家庭與一切都已經在弱化中,學校的老師自然就成為學生的最大支持力。若是為了學生的自發學習而起,就是老師最大的收穫,同時也是教改主要的力量。於是今年第一次承接了這個任務,同時也期許明年能延續這份力量,讓宜花東的教育成為台灣的一個亮點。

主題演講的三民國小施信源校長以未來教育為主題,討論到教育與科技間的關聯,如何以數據回歸到教學現場,回歸重新以學習主體為核心價值,不能用大人的產業來架構孩子的未來。並提到,真正能改變社會環境的不是別人,正是願意在教學現場耕耘與努力的老師們,期許老師們陪伴孩子們看見屬於孩子們的未來。

三組亮點社群分別由壽豐國中盧怡伶老師團隊「豐華環教小尖兵」、東華附小賴榮興老師團隊「閱讀有策略,學習一把罩」、壽豐附幼連秀敏老師團隊「豐華再現」帶來分享。豐華環教小尖兵社群以「躍出舒適圈」為起點為學生帶來學習動力,期待孩子能夠藉由教師這個社群引領學生看見「孩子就是改變世界的力量」。閱讀有策略,學習一把罩社群倚著教師成長過程中對於事件的好奇,走入閱讀進而引導學生走入讀寫專題,與校內的老師籌組一個有趣的教師自主社群。豐華再現則是以東華大學幼教學系主持的台芬合作案中看見翻轉的精神,讓大家看見如何減少在教室的時間,實現無邊界教室的理想,同時發展、結合社區力量讓教學回歸到親師生園間,讓幼兒教育產生出更多的趣味與學習主題 。

▲東華大學輔導花東區教師社群 陪伴教師看見花東孩子的未來。(圖/唐宇新提供)

期末成果發表暨成長研習活動順利落幕,每個教師社群組成脈絡雖不盡相同,運作歷程亦彼此相關,但都希望能藉由社群的組成,產生「1+1大於2的力量,共同提升教學專業品質,激盪出不同的火花,落實十二年國民教育的願景─終身學習的榜樣。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