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狂牛症 病牛肌肉普利昂蛋白具傳染力

▲加州乳牛狂牛症,美牛風暴再起。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美國日前爆發第4例狂牛症,令國際恐慌,但當局立刻宣稱是「非典型」病例,僅為零星發生個案。不過,有最新研究發現,即使是非典型狂牛症,牛隻肌肉裡的普利昂變性蛋白仍有傳染力,人吃下肚恐怕有問題。

「這隻感染的動物是來自加州的乳牛。」美國農業部首席獸醫柯立福25日證實,爆發了第4例狂牛症,但強調這是「非典型」病例,要民眾安心。

然而,今年2月,由19位國際學者在義大利學術期刊《公共圖書館期刊》(PLoS ONE)上發表的「非典型狂牛症在病牛肌肉感染力研究」,指非典型狂牛症的病牛肌肉也具傳染力,因為感染牛隻肌肉裡含有一種普利昂變性蛋白,人吃下肚會有問題。

該研究由義大利衛生部支持,為了證實研究可靠,還把病牛肌肉、腦部絞成肉汁打進老鼠體內觀察,結果發現腦部組的老鼠全發病,肌肉組的老鼠部分發病。

根據研究,非典型狂牛症對人類靈長類感染力比典型狂牛症更強,其實早在2002年國外就發現老鼠吃了含有普利昂蛋白的牛肉後,肌肉裡也含有普利昂蛋白,言下之意,吃了非典型狂牛症牛肉就存有風險。

雖然美國官員一再強調,這次狂牛症發生在乳牛不是肉牛,但其實美國乳牛當乳汁減少以後,最後都通通送進屠宰場,因此這種非典型狂牛症絕非個案。(新聞來源:東森新聞)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