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退役少將:駐台聯訓團應由500人「擴至1000人」

▲▼台灣,美國。(圖/路透)

▲美國退役軍官指出,目前美軍駐台聯合訓練團約有500人。(圖/路透)

記者張方瑀/綜合報導

美國國會持續關注台海安全議題,針對美軍在台協助訓練台灣軍隊的規模,近期有重量級退役軍官首度提出具體建議。前美國海軍少將蒙哥馬利(Mark Montgomery)於國會聽證會上表示,目前美軍駐台聯合訓練團約有500人,他認為人數應加倍至1000人,才能真正協助台灣建立具備實戰能力的防禦部隊。

根據《中央社》報導,美國聯邦眾議院美中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15日舉行以「在緊張加劇下維持嚇阻力:防止中共對台侵略」為主題的聽證會,邀請前太平洋陸軍司令佛林(Charles Flynn)、蒙哥馬利與前副國務卿康貝爾(Kurt Campbell)一同出席,針對美台軍事合作現況提出見解。

蒙哥馬利指出,國會早於2023年通過「台灣增強韌性法案」(Taiwan Enhanced Resilience Act),明確要求行政部門加速協助台灣軍事訓練,但國防部實際執行進度緩慢。他強調,若希望台灣建立真正具備反介入能力的部隊,美軍的直接參與及協訓仍屬關鍵。

前太平洋陸軍司令佛林也認同訓練的重要性。他舉例,美國即便能供應台灣高達400套魚叉飛彈系統,若缺乏完善的訓練與部署規劃,裝備再多也難以發揮實效。他強調:「訓練是協助台灣部隊掌握縱深防禦的關鍵所在,這正是美方協助的最大價值。」

在國防預算議題上,總統賴清德今年2月曾宣示,推動台灣國防預算占GDP達3%以上。不過,共和黨眾議員強生(Dusty Johnson)指出,台灣內部對3%是否能落實尚有分歧,並詢問將軍關於軍事預算占GDP 5%的可行性。

蒙哥馬利回應,5%的軍事預算占比,不僅可確保台灣購得關鍵防衛系統,也有助於整體戰備提升。他也坦言,國內部分聲音主張拉高至GDP 10%,但現實上難以達成,光是外國軍事融資(FMF)每年就需400億美元,對照當前台灣每年實際僅能獲得3.5億美元,差距甚大,除非美國全面改革軍售流程,否則難以負擔如此高額預算。

前副國務卿康貝爾則提醒,強化美國自身實力同樣重要。他認為,美國應持續將更多軍事力量部署至印太,因為該區域才是美國21世紀的關鍵戰略前線。他也呼籲國會,持續支持台灣人民及其在美國協助下於科技、政治與戰略層面取得的進展,這才符合美國的核心利益。

美方多位軍政高層齊聲強調,唯有加深美台軍事合作、提升台灣自我防衛實力,才能真正鞏固區域和平穩定。

06/11 全台詐欺最新數據

更多新聞
625 4 3976 損失金額(元) 更多新聞

※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