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變「美積電」?川普100%關稅進逼 護國神山應對策略曝

▲台積電。(圖/ETtoday資料照)

▲台積電。(圖/ETtoday資料照)

記者張靖榕/綜合報導

據傳美國總統川普擬對半導體晶片課徵100%關稅,若成真將成我國「護國神山」台積電的「關鍵時刻」。我經濟部次長江文若(Cynthia Kiang)此時抵達華盛頓,與美方官員展開會談,恰逢台積電(TSMC)董事會於亞利桑那州首度舉行會議;外界認為雙方目標一致,便是降低川普計劃中的關稅對台灣半導體產業帶來的衝擊。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美國近期積極推動貿易壁壘,各國政府與企業紛紛調整應對策略,然而,對台灣及其半導體龍頭台積電而言,這場貿易戰影響尤為重大。川普政府計畫對進口半導體課徵關稅,並終止原先承諾的補助計畫,該計畫原本提供台積電在美國投資650億美元建廠的補助,總額達66億美元。

在台積電董事會首度於美國亞利桑那州召開會議的時候,台灣經濟部次長江文若11日抵達華盛頓,江文若此次與美國官員會談的目標,與台積電舉行董事會目標一致,都是為了盡可能減緩川普關稅衝擊的後果。

川普1月27日向美國共和黨國會議員表示,「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對進口半導體課徵關稅,以將這些關鍵產品的生產帶回美國。」他多次提到台灣並批評台積電「奪走」美國的晶片製造產業,儘管這並非事實,他並指責台灣仰賴美國的安全保護卻未對等付出。

川普政府商務部長提名人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在國會聽證會上也表達類似立場,聲稱台積電利用美國資源壯大,「我們過度依賴台灣,應該把生產帶回美國。」

此類言論觸及台灣國安敏感神經,台積電作為全球先進半導體製造的領導者,長期被視為確保美國支持台灣的重要籌碼。台灣經濟部長郭智輝(Kuo Jyh-huei)表示,江文若此行將向美方詳細說明台積電的營運模式,包括台積電主要提供晶片設計企業代工,而非直接獲取最大利潤,並承擔龐大的晶圓廠建置風險。

產業專家指出,華府若試圖以關稅手段迫使台積電將大部分業務遷至美國,這種想法恐怕過於天真,並顯示對半導體產業的運作缺乏理解。

亞洲私募投資公司TriOrient副總裁奈斯特(Dan Nystedt)表示,「儘管去年台積電70%的營收來自北美,但實際上很少有晶片直接運往美國。大部分晶片會先送往中國、印度等地,被安裝到iPhone或伺服器中,最終才進入美國市場。」

由於美國關稅通常針對最終產品而非零組件,因此,分析人士認為,美國海關要針對台積電製造的晶片課稅,恐怕並不容易。

不過川普的貿易政策已經對台灣出口商產生影響。川普2月2日宣布對所有來自墨西哥與加拿大的進口商品課徵25%關稅,儘管該政策暫緩至3月1日實施,但已促使台灣科技企業如鴻海(Foxconn)與廣達(Quanta Computer)考慮將部分伺服器生產線從墨西哥移往其他國家。

回顧川普首個任期,美國對中國輸美科技產品徵收高額關稅,導致許多伺服器製造商將生產轉移至墨西哥,現如今若關稅進一步提升,業者可能被迫考慮將產線遷往美國或其他地區。

一名台灣電子代工企業高層表示,「視最終關稅水平而定,我們可能會部分轉移生產至美國,或尋找其他替代方案。」台灣業界密切關注川普政府的政策走向,以便調整全球供應鏈布局。

03/16 全台詐欺最新數據

更多新聞
453 1 2994 損失金額(元) 更多新聞

※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