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社交平台許多業者利用DeepSeek開源優勢,變相大發AI財 。(圖/翻攝 百度)
記者任以芳/綜合報導
今年春節,大陸國產AI公司「深度求索」開發的大模型DeepSeek成為爆款,作為一款開源、免費的大模型,儘管還未實現盈利,大陸已經有人開始賺錢,打出「如何用DeepSeek賺到100萬」,各類AI生成課程主打一夜暴富,大陸專家學者憂心目前AI培訓領域存在魚龍混雜、良莠不齊的現象,未來人工智能甚至有侵犯個人隱私、商業秘密疑慮,必須加強法規治理。
《澎湃新聞》報導,曾經廣受關注的「AI賣課第一人」李一舟6日在自己直播間銷售創業課程時談到DeepSeek,稱背後有很多創業機會,還強調「這個我就不方便多說了,非常值得大家去學習和使用。」
大陸不少社交平台大賺「AI財」,「如何用DeepSeek賺到100萬」「DeepSeek帶你躺著賺錢」,強調教學用DeepSeek實現一夜暴富,在大陸淘寶、閒魚等平台上,不少商家打著「本地部署」的概念兜售DeepSeek接入教程,標價最高達到10萬元人民幣(換算近50萬台幣),最低僅有0.01元。(單位:人民幣,同下)
報導也指出,在付費知識社群「知識星球」上,搜索到超過百個DeepSeek相關社群,基本內容都是分享DeepSeek相關課程,會員收費從50元到200元不等。
▲ 大陸業者向消費者坦言:就是賺「信息差」 。(圖/翻攝 百度)
某熱門DeepSeek社區會員費為61元,總會員數超過3600人,在DeepSeek爆紅的近一個月,僅會員費收入就超過18萬元。
由於DeepSeek最大的特點就是「開源」,多家電商平台上,有商家公然售賣可以免費下載的DeepSeek軟件,賣的就是「信息差」。
無論是元宇宙、Sora還是DeepSeek,每當新一波革命性技術迎來討論,總是有人最先掙錢。據新榜數據顯示,近7天內,在抖音、快手、B站、小紅書、微博、微信等平台上,和DeepSeek相關的內容作品數至少在105萬條,日均作品數超15萬。
▲ DeepSeek官方發佈聲明 。(圖/翻攝 百度)
對於各類利用DeepSeek牟利的投機者,DeepSeek官方6日發佈聲明,「目前除DeepSeek官方用戶交流微信群外,從未在國內其他平台設立任何群組,一切聲稱與DeepSeek官方群組有關的收費行為都是假冒。」
大陸華東政法大學競爭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翟巍表,「目前AI培訓領域存在魚龍混雜、良莠不齊的現象,部分機構缺乏資質,存在誇大培訓效果、利用信息差收取暴利費用等情形。」
他也指出,對於突然湧現的大量AI新興職業,人工智能投餵的語料(訓練數據)可能本身存在侵犯版權、商業秘密或個人隱私情形,因此人工智能生成的作品可能出現衍生的侵犯版權、商業秘密或個人隱私後果。
關於人工智能生成作品的法律屬性和權益主體問題,現在缺乏明確的法律規定,這一方面導致利用人工智能生成作品的個人難以依據現有法律主張自身對這些作品享有財產、人格權益,另一方面也導致在人工智能作品侵犯他人權益的情形下,難以確定侵權責任的承擔主體。
他建議,依據《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法規,應當對DeepSeek培訓領域予以規範和引導,以保障AI培訓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