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低迷的經濟密碼? 《環時》社評「V起來」信心喊話

▲▼人民幣,美金,中美貿易戰。(圖/CFP)

▲大陸學者指出,這次疫情重創經濟,超出外界預期。(圖/CFP)

記者任以芳/綜合報導

大陸國家統計局1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第二季同比增長0.4%,遠低於市場預期的1%。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曹和平直言,整個業界低估了這次新冠疫情肆虐對上海的影響。大陸官媒近期陸續發文增強外界信心,《環球時報》社評今(17日)用「經濟走勢呈現『V型』」的狀態」來形容,大陸經濟後勢看好的信心。

陸媒《觀察者》指出,曹和平表示,首先,整個業界低估了這一次新冠疫情肆虐對上海的影響,低估了長三角和環渤海地區連帶受影響之後對經濟的傷害。其次是外部因素,全世界經濟還在下行期,歐洲劇烈的軍事沖突蔓延的傷害使得整個經濟承受了巨大的下行壓力。

曹和平進一步說,大眾對經濟的預期也遭到傷害。他舉例,最近爆發的村鎮銀行事件,人們對小銀行信心不足造成擠兌。房地產出現資金鏈斷裂,不安全感影響金融投資界,尤其銀行會更加謹慎地運用貨幣和發放信貸。這些都是比較悲觀的一面。

曹和平指出,大陸官方應在政策上加強支持力度,保護大眾對經濟的預期,尤其要加強對年輕人的支持。

外界信心指數低迷,陸媒《21世紀經濟》報導指出,大陸前央行行長戴相龍日前昨出席金融論壇也指出,今年大陸經濟預期增長目標是5.5%左右。其中一季度經濟增長4.8%,但新冠肺炎疫情在上海、北京等地出現,加上國際形勢發生巨大變化,才導致二季度經濟增長大幅下滑到0.4%。

▲大陸2020年GDP首破100兆人民幣。(圖/CFP)

▲陸官媒喊話對經濟要有信心。(圖/CFP)

面對外界對於大陸經濟情勢信心不確定信,大陸官媒近期也開始陸續發文穩定人心。《環時》今社評標題為「我們有充足理由對中國經濟保持信心」。

該文稱,從上半年的整體趨勢看,烏俄衝擊加上疫情。1、2月份經濟表現亮眼,3、4月份受猛烈衝擊,5、6月穩回,經濟走勢呈現「V型」狀態。外貿、製造業等超預期增長,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電池產量大幅提升。同時夏糧生產豐收,有利於規避風險。

該文特地用「中國經濟能在異常困難的狀況下『V過來』」,用「V」來形容、暗示下半年經濟將有谷底爬升趨勢。

除了穩就業、穩物價、刺激市場是北京一直強調大方向政策,穩定貨幣政策,避免通膨也是必要手段之一。該文也特地強調,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6%,快於全部規模以上工業6.2個百分點。

該文也特地批評,河南部分村鎮銀行風暴、樓盤爛尾等事件,相關部門已經高度重視,風險會得到有效控制。並且承認是經濟發展中積累的長期問題,但在最近集中爆出,說明經濟轉型期疊加短期困難,容易讓這些問題集中暴露出來。最近的各種情況更加說明,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三者缺一不可。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關鍵字: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