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廢棄礦山接入DeepSeek轉型生態旅遊 AI自動監測秒判108種風險

▲湖北磷礦廢棄礦洞再生,接入DeepSeek大模型Ai監測。(圖/翻攝極目新聞)

▲湖北磷礦廢棄礦洞再生,接入DeepSeek大模型AI監測。(圖/翻攝極目新聞,下同)

記者魏有德/綜合報導

湖北襄陽堯治河村曾為大陸知名的磷礦開採區,在1980年代最高峰時期曾有大小礦洞120餘個,然而,經過30多年的開採後,絕大部分的礦洞已被封閉棄置。當地政府著眼轉型生態旅遊,創造持續價值,便透過DeepSeek的AI處理優勢,包辦廢棄礦洞的安全監測工作,每秒可判讀108種風險,代替巡檢人員,改造成「AI礦洞」。

▲湖北磷礦廢棄礦洞再生,接入DeepSeek大模型Ai監測。(圖/翻攝極目新聞)

《極目新聞》報導,依託DeepSeek大模型,在吃透70年採礦史的事故報告、10萬條國家、行業各類安全規程、百萬組監測數據和海量實時數據後,由湖北龍蟒磷化工有限公司部署的AI大模型「邁靈」今(2024)年3月上線,成為全國首個AI非煤礦山項目,可實現108類風險秒級研判。

在礦洞井下巷道深處,AI機器人沿軌道巡邏,運用紅色雷射光束掃視周邊環境,溫濕度等數據便直接上傳至調度中心。該公司副總經理董松武表示,「鋼鐵哨兵」可以24小時不休息,已替代4名人工巡檢員,完成「險情不過夜」的任務。

▲湖北磷礦廢棄礦洞再生,接入DeepSeek大模型Ai監測。(圖/翻攝極目新聞)

在礦洞進行AI智慧化管理後,轉型生態旅遊產業便獲得基本的安全保障。據了解,礦洞特有的恆溫恆濕屬性,使得在礦洞種菌菇成為首選,一方面利用廢棄的礦洞資源,還能排除菌菇種植斷季的問題,成爲堯治河村的新「聚寶盆」。

此外,大陸首個國內首家礦洞探險「堯治河三界洞天景區」也在3月正式問世,結合堯治河廢棄的礦渣回填起農耕文化博物館和中國磷礦博物館和依山而建的民宿,使遊客能在廢棄礦洞內穿越時空,回到家家戶戶開採磷礦的年代。

04/17 全台詐欺最新數據

更多新聞
565 3 0429 損失金額(元) 更多新聞

※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