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AI 算力進入爆發期 產業鏈將走「擴容」與「提效」兩策略

▲▼DeepSeek讓中國AI產業信心大增,美中AI競爭,中美AI競爭,美中AI,中美AI,美中,中美。(圖/路透)

▲DeepSeek讓中國AI產業信心大增。(圖/路透)

大陸中心/台北報導

中國 AI 算力正在進入高速增長階段,國際數據公司(IDC)與浪潮資訊近日聯合發布的《2025 年中國人工智慧算力發展評估報告》顯示,大模型與生成式 AI(Generative AI)正在驅動算力需求飆升,未來數年內,中國智能算力規模將維持高成長態勢,2023 年至 2028 年期間,中國智能算力的五年年複合增長率將達 46.2%。

IDC 的數據顯示,2024 年中國智能算力規模已達 725.3 EFLOPS(每秒百億億次浮點運算),同比增長 74.1%。預計 2025 年將突破 1037.3 EFLOPS,2026 年達 1460.3 EFLOPS,並在 2028 年攀升至 2781.9 EFLOPS。這一成長動能不僅來自硬體基礎設施的持續建設,也來自 AI 產業的技術突破——其中 DeepSeek R1 模型的成功更是一大亮點。

2024 年 1 月 20 日,由中國本土 AI 企業 DeepSeek 推出的 R1 模型,透過「蒸餾技術」精煉大模型知識,在性能與效率之間取得平衡,使其表現足以媲美 OpenAI、谷歌(Google)、Meta 等美國競爭對手。這項突破,讓中國 AI 產業鏈的競爭力進一步提升,也顯示出中國在高效能 AI 訓練與推理領域的強勁實力。

▲▼DeepSeek思考過程截圖。(圖/翻攝自澎湃新聞)

▲DeepSeek思考過程截圖。(圖/翻攝自澎湃新聞)

DeepSeek R1 的推出,讓中國 AI 技術站上全球舞台,也直接影響了市場對中國科技產業的預期。根據《彭博社》的報導,投資銀行「摩根大通」認為,中國大陸生成式 AI 技術的發展優勢,使得科技股的漲勢比去年更加可持續。這反映出資本市場對中國 AI 產業鏈的信心,進一步推動算力基礎建設與產業聚集效應。

雖然中國 AI 產業的發展速度驚人,但報告也指出,企業在實施 AI 應用時仍面臨重大挑戰,包括計算架構難以支援大規模應用、基礎建設與維護成本高昂、高效能計算資源不足等問題。這些挑戰使得部分企業難以充分發揮 AI 的潛能,甚至影響 AI 技術的普及程度。

IDC 認為,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中國 AI 算力發展應採取「擴容」與「提效」並行的策略。IDC 中國副總裁周震剛表示:「擴容」可透過增加算力供應、優化基礎架構、推動 AI 產業聚落形成規模經濟,提升算力整體品質與資源獲取能力;而「提效」則是透過提升 AI 模型計算效率、強化數據利用,進一步提高算力資源的利用率。

報告認為,在算力基礎建設與技術創新並進的背景下,中國 AI 產業鏈正在快速成形,涵蓋從 AI 晶片設計、雲端算力平台到大模型訓練與應用的完整生態系統。以華為、百度、阿里巴巴等科技巨頭為例,這些企業不僅積極投入 AI 算力建設,也在開發自研 AI 模型與雲端計算解決方案,為產業提供完整的技術支援。

隨著 AI 訓練與推理任務不斷增長,能源消耗問題逐漸成為產業關注的焦點。中國政府與企業已開始投入綠色數據中心建設,推動液冷技術、節能 AI 晶片等創新方案,以降低算力需求所帶來的能耗負擔。

IDC中國副總裁周震剛也建議,為應對上述挑戰,人工智慧算力發展應採取「擴容」和「提效」並行的策略。「一方面,通過增強算力資源的可獲得性、優化算力基礎設施架構、推動產業聚集形成規模效應等路徑,提高算力供給能力和品質;另一方面,通過提高模型算力效率、增強資料支援來系統性地提高算力利用率。」

04/29 全台詐欺最新數據

更多新聞
572 3 8863 損失金額(元) 更多新聞

※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關鍵字: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