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太平洋經濟框架新設三機構 印度獲選「供應鏈委員會」副主席  

▲2022年5月23日印太經濟框架啟動會議            。(圖/翻攝日本首相官邸官網)

▲印太經濟框架在2022年5月23日舉行啟動會議 。(圖/翻攝日本首相官邸官網

記者陳弘修/台北報導

由美國與13個印太地區國家成立的印度太平洋經濟框架(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 for Prosperity,簡稱IPEF),7月底召開虛擬會議並依據繁榮協議成立三個有關供應鏈韌性的機構,分別是供應鏈委員會、危機應對網絡,以及勞動權益諮詢委員會,其中,供應鏈委員會由美國擔任主席,副主席為印度,顯見印度在印太地區供應鏈韌性中的角色已逐漸增強。對於供應鏈委員會已通過職責範疇並討論了初步工作優先事項,也會在今年9月於美國華盛頓特區舉行的供應鏈峰會做進一步探討。

印度太平洋經濟框架是由美國提出並於2022年5月23日在日本東京正式啟動的經濟合作機制,主要領域支柱為貿易、供應鏈、基礎設施與去碳化、稅收與反腐,成員國則包括日本、韓國、印度、澳洲、紐西蘭,以及七個東盟國家印尼、新加坡、泰國、越南、汶萊、馬來西亞﹑菲律賓,若從經濟量來看,這13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總和約占全球GDP的40%。

對此,印度總理莫迪當年在出席啟動合作機制活動時曾表示,IPEF體現了將印太地區變為世界經濟增長的引擎,該架構有助於印度供應鏈的強化。

印度官員今年也陸續針對印度在許多關鍵領域的全球生產能力能為IPEF夥伴提供多樣化供應機會發表看法,甚至在6月於新加坡舉行的部長會議中透露,印度的目標是成為全球供應鏈中的重要角色,憑藉著熟練的勞動力、自然資源與政策支持,積極尋找解決方案,以確保參與多元化和可預測的供應鏈。

在IPEF日前舉行的這場虛擬會議中,14個會員國認為各夥伴國家在加強區域供應鏈韌性方面的合作邁出了重大一步,同時也重申加勞動權益、緊密合作加強關鍵供應鏈的韌性和競爭力,並準備應對供應鏈中斷的威脅。

會議期間,供應鏈委員會、危機應對網絡,以及勞動權益諮詢委員會三個機構也分別選出主席與副主席,任期均為2年,其中,供應鏈委員會的主席為美國、印度為副主席;危機應對網絡的主席為韓國、副主席為日本;勞動權益諮詢委員會的主席為美國、副主席為斐濟。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印度新聞局發布的新聞稿指出,供應鏈委員會已通過職責範疇並討論了初步工作優先事項,而這些優先事項也會在今年9月於美國華盛頓特區舉行的供應鏈峰會期間,以面對面會議的方式做進一步探討。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