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綠寶石來了!當季綠竹筍「白、彎、矮、肥」最好吃

▲挑選綠竹筍掌握「白、彎、矮、肥」四原則。(圖/農業部農糧署北區分署提供)

▲「白、彎、矮、肥」是綠竹筍的品質要件。

記者胡至欣/整理報導

吃在地、食當季,有仲夏「綠寶石」之稱的綠竹筍新鮮上市!產期從5月開始持續至9月,以6月端午節前後為盛產期,正是最佳賞味期,選購時牢記「白、彎、矮、肥」4字口訣,就能買到品質一級棒的綠竹筍。

目前全國綠竹筍栽培面積約7,000公頃,農糧署北區分署轄內種植面積約占7成,其中以新北市的種植面積最大,其次為桃園市、台北市、基隆市及竹苗地區。由於綠竹屬淺根性作物,不耐乾旱及強風,適合栽植於土層深厚、排水良好之砂質壤土,再加上專業技術,產出之綠竹筍品質細緻、口感鮮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綠竹筍高纖、低熱量、低膽固醇,不論是蒸、炒、滷、烤、煮或涼拌,都能呈現清脆鮮甜的口感,是夏日清涼消暑不可或缺的健康食品。綠竹筍的品質好壞,可以從外觀色澤略窺一二,挑選時有「白、彎、矮、肥」4大原則:底部肥大色白、外形略彎如牛角、筍殼光滑帶金黃色且尾端不出青,就是最好吃的「美」筍。

農糧署北區分署提醒,綠竹筍是幼嫩的生長組織,採收後生理作用仍很旺盛,品質劣變速度很快,尤其高溫下,綠竹筍呼吸速率快,會大量消耗貯藏的糖分及養分,影響口感甜度,同時粗纖維迅速增加,切面也褐化變色,因此農民採收後會立即放入冰水中,或採用帶土的乾式冷藏保持鮮度,並以最快速度上市,民眾買回家後要馬上料理趁鮮享用。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