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地方焦點

雲林第一座「Bi-Lai共融園區」 張麗善宣布將蓋這裡

▲雲林縣長張麗善今日宣布將把虎尾鎮衛生掩埋場轉型為「Bi-Lai 共融園區」,透過綠化及景觀工程改善掩埋場環境品質。(圖/記者蔡佩旻翻攝)

▲雲林縣長張麗善今日宣布將把虎尾鎮衛生掩埋場轉型為「Bi-Lai 共融園區」,透過綠化及景觀工程改善掩埋場環境品質。(圖/記者蔡佩旻翻攝)

記者蔡佩旻/雲林報導

雲林縣政府持續推動資源全循環,繼零廢棄資源化系統(ZWS)、廚餘製成有機肥後,雲林縣長張麗善今(2)日宣布將把虎尾鎮衛生掩埋場轉型為「Bi-Lai 共融園區」,透過綠化及景觀工程改善掩埋場環境品質,並以永續、童趣及生態設計理念,讓掩埋場變成一個適合全民散步、親子遊樂的場域。

▲雲林縣長張麗善今日宣布將把虎尾鎮衛生掩埋場轉型為「Bi-Lai 共融園區」,透過綠化及景觀工程改善掩埋場環境品質。(圖/記者蔡佩旻翻攝)

▲「Bi-Lai 共融園區」透過綠化及景觀工程改善掩埋場環境品質。(圖/記者蔡佩旻翻攝)

雲林縣環境保護局今日在虎尾鎮北溪里活動中心召開「Bi-Lai共融園區」暨廚餘變身為「雲溉肥」說明會,由於虎尾鎮位交通便捷,深具經濟及觀光潛力,縣府規劃將虎尾鎮衛生掩埋場轉型為共融園區,透過綠化及景觀工程,把掩埋場打造成適合全家戶外休憩運動的場域,提供民眾假日休閒育樂、環境教育好去處。

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縣府利用廚餘製成的有機肥,已通過肥料管理法取得登記證,將取名為「雲溉肥」正式上市,感謝南亞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投入3.3億新建高效堆肥廠,提升堆肥品質,也感謝從廚餘禁止養豬以來一路陪伴及協助的廠家,雲溉肥更重要的意義是友善環境,減少使用化學肥料,把廚餘菜渣又回歸泥土,達到歐盟提出的綠色新政「循環經濟」。

▲雲林縣長張麗善今日宣布將把虎尾鎮衛生掩埋場轉型為「Bi-Lai 共融園區」,透過綠化及景觀工程改善掩埋場環境品質。(圖/記者蔡佩旻翻攝)

▲雲林縣長張麗善今日宣布將把虎尾鎮衛生掩埋場轉型為「Bi-Lai 共融園區」,透過綠化及景觀工程改善掩埋場環境品質。(圖/記者蔡佩旻翻攝)

環保局長張喬維補充說明,為落實國家2050碳中和政策,雲林縣設定2030年要達到全循環,包含垃圾、廚餘、農業廢棄物都要做到全循環。目前廚餘部分已達到全循環,即廚餘製成雲溉肥,使用後產生的有機資材,又可以當作廚餘,再度製成肥料,這就是全循環。

而針對垃圾處理,第一套ZWS在有限的經費及土地之下,目前還有17%廢料,燃料棒產製率約45%,藉由設備升級,未來的ZWS希望做到百分之百全分類,包含廢料部分也可再進行所謂的細篩利用,這就是垃圾循環的部分。

▲雲林縣長張麗善今日宣布將把虎尾鎮衛生掩埋場轉型為「Bi-Lai 共融園區」,透過綠化及景觀工程改善掩埋場環境品質。(圖/記者蔡佩旻翻攝)

▲張喬維表示,希望透過「Bi-Lai共融園區」示範計畫,逐步推廣把全縣既存掩埋場全部公園化。。(圖/記者蔡佩旻翻攝)

張喬維表示,虎尾掩埋場已經使用2、30年,垃圾不再進掩埋場後,將規劃做一個共融遊戲區,在掩埋區主空間設置遊戲沙坑與滑草區,周邊設置廢棄再利用裝置藝術,增添趣味性,達到資源再利用的環境教育目的,未來可以提供所有縣民使用,希望透過「Bi-Lai共融園區」示範計畫,逐步推廣把全縣既存掩埋場全部公園化。

▲雲林縣長張麗善今日宣布將把虎尾鎮衛生掩埋場轉型為「Bi-Lai 共融園區」,透過綠化及景觀工程改善掩埋場環境品質。(圖/記者蔡佩旻翻攝)

▲雲林縣長張麗善今日宣布將把虎尾鎮衛生掩埋場轉型為「Bi-Lai 共融園區」,透過綠化及景觀工程改善掩埋場環境品質。(圖/記者蔡佩旻翻攝)

►聽Podcast #我在案發現場


【其他新聞】

►雲林民宅竄火舌!8旬婦腿軟受困 鄰居29歲警揹她逃命

►防汛道路易成交安與治安死角 雲林縣議員蔡岳儒:社區安全阮來顧

►雲林修車廠火警!婦受困二樓 鐵皮加蓋陷火海...尋獲已成焦屍

►騎士走4輪專用道 警攔查遭反駁竟語塞...當場翻法條:我是為你好

►抓到了!開賓士撞偵查小隊長害住院 通緝犯逃7天遭壓制影像曝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