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分蘊藏石油的寶庫 裏海沿岸5國簽署協議

▲裏海沿岸5國在哈薩克舉行高峰會。(圖/路透社)

▲裏海沿岸5國領導人12日在哈薩克舉行高峰會。(圖/路透社)

記者徐溱謐/綜合外電報導

俄羅斯、伊朗、哈薩克、亞塞拜然和土庫曼等5國領導人12日簽署了「裏海法律地位公約」,同意採用劃分的方式分配世界最大的內陸水域和其中龐大的石油天然氣資源,克里姆林宮表示,這個公約反映了「沿岸國家的利益平衡」。

蘇聯解體之前,裏海被伊朗和蘇聯視為兩國間用來劃分國界的湖泊,但當其他裏海周圍的國家出現時,他們開始尋求自己在裏海的權益和管理方式,將這塊水域歸類為具有領土範圍和中立區域的國際水域。

▲裏海。(圖/pixabay)

▲裏海海底蘊藏豐富的石油資源。(圖/pixabay)

裏海周圍的5個國家13日在哈薩克的峰會上協議了兼採兩種分配方式,一方面將裏海視為國際水域,另一方面在海底劃分領土範圍。伊朗總統羅哈尼(Hassan Rouhani)表示,劃分海底的礦產資源仍須進一步的協議。

▲伊朗總統羅哈尼。(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伊朗總統羅哈尼。(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裏海法律地位公約」規定,任何國家都不能在裏海上部署軍艦,俄羅斯作為海軍勢力最強的國家,反對將裏海歸屬為國際水域,如此一來會讓俄國水軍的活動範圍侷限在西北角,他們曾從裏海的艦隊上發射飛彈攻擊在敘利亞的目標,分析人士表示,俄國從不打算放棄現有的軍事統治地位。

此外,在大部分的後蘇聯時期,俄國都反對透過海底管道進行東西方能源貿易,希望能保留蘇聯鐵路和管道系統南北貿易路線的優勢。1990年代,石油公司曾提出建設跨越裏海的管道,將內陸中亞的能源推向市場,但由於海洋的法律地位在30幾的談判中都沒有進展,它們已經放棄協議。

如今俄羅斯終於同意解決裏海地位問題,這並非源自西方的壓力,而是受中國「一帶一路」政策影響,戰略專家烏加史維利(Shota Utiashvili)指出,「在中國的支持下,中亞對外的貿易不是到俄羅斯,而是到伊朗」,一些中亞能源出口並沒有流向俄羅斯,而是由向東流入中國。

▲裏海沿岸5國在哈薩克舉行高峰會。(圖/路透社)

▲沿岸5國對於裏海的法律地位達成共識。(圖/路透社)

裏海作為西亞以外的重要石油來源,雖然協議13日確定了海面的法律定位,也創建了劃分海底資源的公式,但劃定邊界還是可能會引起各國爭議,有待各國進一步協商。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