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口吐白沫掙扎成死屍 敘利亞5年頻傳化武攻擊事件

▲▼敘利亞29歲的阿爾優素福(Abdel Hameed Alyousef)抱著受到化武攻擊的龍鳳胎遺體。(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敘利亞29歲的阿爾優素福(Abdel Hameed Alyousef)抱著受到化武攻擊的龍鳳胎遺體。(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實習記者朱世凱/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曾表示下令攻擊敘利亞,是為了削弱敘利亞軍力並且使他們失去化武攻擊能力。敘利亞總統阿薩德2013年同意清除化學武器庫存,俄羅斯也為此擔保,不過化學武器卻仍然被使用。這些可怕的化武很可能是神經毒劑沙林(Sarin),造成受害者眼睛燒灼,不斷流口水出汗,最後呼吸困難、肌肉麻痺而窒息身亡。

敘利亞先前發生過許多類似化武攻擊事件,2013年8月21日大馬士革就慘遭化學武器襲擊,美國政府宣稱事件造成1429人死亡,阿薩德政府也被認為是攻擊主謀。專家表示,阿薩德打算利用焦土政策(scorched earth),奪回大馬士革附近的反抗軍占領區,而毒氣便是為達目標的手段,國際法認定這是戰爭罪行。

所謂「焦土政策」便是當敵人進入或撤出某處時,破壞任何可能對敵人有用的東西,2013年,敘利亞在夜晚使用沙林毒劑,倖存者說,「晚上聽見類似水缸炸裂的爆炸聲,之後空氣就飄出像是洋蔥、氯氣的難聞氣味,眼睛與喉嚨開始出現灼燒的感覺。」網路上流傳的影像顯示,屍體沒有明顯外傷外,都有過度分泌唾液、嘔吐、呼吸困難、顫抖等症狀。

▼敘利亞東古塔地區度瑪鎮(Douma)近日疑似受到化學毒氣攻擊。(圖/路透社,下同)▲▼敘利亞東古塔地區度瑪鎮(Douma)疑似受到化學毒氣攻擊,該地長期被反抗軍佔領。(圖/路透社)

2014年4月,敘利亞國營電視與反政府運動人士表示,中部哈瑪省(Hama)由反抗軍掌控的克法柴塔村(Kfar Zeita)遭到毒氣攻擊,許多傷者出現呼吸困難情形被緊急送醫救治。反對派人士說,政府軍直升機在克法柴塔村投下土製炸彈,隨後飄散強烈的氯氣味道;敘利亞國營電視台則指出是蓋達組織(Al Qaeda)旗下的努斯拉陣線(Nusra Front)為主謀。

2015年5月,敘利亞小鎮沙米恩(Sarmeen)瀰漫著漂白水味道,使民眾呼吸困難。醫護人員驚覺,有越來越多證據指出是政府違反國際法,向反抗軍據點投射土製的氯氣炸彈。這些化學物質通常存在桶裝炸彈裡,一旦碰上撞擊的時候,便會爆裂開使氣體揮發,毒氣就會傷害人體呼吸道,嚴重的話便會讓受害者窒息死亡。

2015年8月,人道團體敘利亞美國醫學會(Syrian American Medical Society)表示,他們救治了50多位患者,其中有23位病患出現被化武攻擊的症狀。根據聯合國小組調查發現,伊斯蘭國和另一支敘利亞溫和反對派在戰鬥中,施放了芥子毒氣(mustard gas),使得傷患出現水泡情形。

▲▼敘利亞東古塔地區度瑪鎮(Douma)疑似受到化學毒氣攻擊,該地長期被反抗軍佔領。(圖/路透社)

2016年的攻擊事件則是裝有氯氣的桶裝炸彈被投向反對派占領的阿勒坡(Aleppo)地區,導致至少2人喪命。國際禁用氯氣作為武器,但在敘利亞銷毀化武的項目中,卻沒有包含氯氣,所以氯氣可以用在許多民用用途。2017年4月4日,敘利亞北部的汗舍孔鎮(Khan Sheikhoun)有包括兒童等數十人死亡,也有數百人受傷,是近年最嚴重的化武攻擊。醫生與救援小組認為,這場攻擊除了氯氣之外還有其他成分。不久後,土耳其衛生部長證實,送往土耳其的傷患血液與尿液中驗出沙林神經毒劑

最新一起攻擊事件則是發生在這個月,救援組織表示,反抗軍占領的郊區度瑪鎮(Douma)疑似受到化武攻擊,有數十人喪命。敘利亞民間防衛團體(Syrian Civil Defence)與敘利亞美國醫學會在聯合報告中提到,500多人救治時出現暴露在化學戰劑下的情況,包含口吐白沫、眼睛灼痛、呼吸困難及「散發氯氣味道」,目前已有49人死亡。反政府人士發布的影像中顯示,滿地都是男人與婦孺掙扎的屍體。

▼敘利亞救援組織「白盔」(The White Helmets)曾表示,反抗軍堅守的東古塔度瑪遭到化學武器攻擊。(圖/翻攝自The White Helmets推特)

▲▼敘利亞救援組織「白盔」(The White Helmets)於7日在推特上表示,反抗軍堅守的東古塔度瑪遭到化學武器攻擊。(圖/翻攝自The White Helmets推特)

★圖片為版權照片,由路透社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路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