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綱微調成意識形態對決 郭正亮:綠營陷兩岸轉型矛盾

▲前民進黨立委郭正資料畫面。(圖/翻拍自《台灣顧問團》節目)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教育部通過高中課綱微調,引發去台灣化質疑。民進黨前立委郭正亮9日撰文指出,原本只是單純的公民抗議運動,卻被上綱為「朝野意識形態大對決」,但民進黨的兩岸轉型作為,早就超越反殖民史觀,此舉恐讓黨陷入「台灣史觀與兩岸轉型矛盾」。

郭正亮在文章中指出,民進黨對新版歷史課綱的批判重點為「去台灣化,重回大中國史觀」、「違反現實,不符合主流民意」。他分析,其中涉及「去台灣化」爭議,必然演變成統獨和藍綠問題,甚至衍生出「中華民國也是外來政權」、「中華民國佔領台灣」、「台灣法律地位未定」等激進台獨立場。

相形之下,郭正亮認為,教育部表示新版歷史課綱的修改,是基於「符合憲法」原則,例如「中國」改為「中國大陸」,是根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中的「大陸地區」。他並舉例台南市長賴清德,先前參訪香港推銷台南旅遊觀光、農業及醫療產業時,也稱呼對方為「中國大陸」而非「中國」。

▲高中歷史課本、參考書(圖/記者徐文彬攝)

郭正亮還說,其實民進黨在1999年之後,就逐步走出「正名制憲」的激進台獨路線,轉向適應中華民國憲法的「革新保台」路線,如今因歷史課綱調整,賴清德和主席蘇貞昌突然重返「反殖民史觀」,仿佛忘了這14年來黨的兩岸轉型作為。

郭正亮坦言,民進黨只是立法院少數,並不可能推翻新版歷史課綱,即使發動執政6縣市進行抵制,不但造成縣市長涉及違法,還徒增當地學生未來參加全國聯考的困擾,甚至會跟習近平上台所標舉的「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正面碰撞,恐讓近幾年來兩岸轉型努力付諸東流。

另外,郭正亮也針對賴清德的大動作反制提出質疑,畢竟他是民進黨民調最高的首長,也是可能2016年黨內的副總統人選,如今因反對教育部歷史課綱,把自己化身為「台灣反殖民史觀」的急先鋒,對比先前的兩岸務實作為,形成強烈反差。

郭正亮直言,「凡走過的,必留下痕跡」,賴清德如果以為自己可以對內標舉「反殖民、去中國化」,對外凸顯「與中國大陸務實往來」,恐怕太低估兩岸現實的反作用力了。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政治熱門新聞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