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賴清德「打掉雜質」原意 黃暐瀚:並不是「打掉在野黨」

▲總統賴清德出席團結台灣十講第一講。(圖/記者李毓康攝)

▲總統賴清德展開團結台灣十講。(圖/記者李毓康攝)

記者郭運興/台北報導

總統賴清德近日展開「團結國家十講」,24日進行第二講「團結」,演說內容提到「透過一次又一次選舉、罷免打掉雜質」。對此,媒體人黃暐瀚今(25日)分析,此說法引起在野不滿,都要靠罷免打掉在野了,還談什麼團結?但細看賴總統所說,打掉雜質的意思,並不是「打掉在野黨」,而是打掉「不反共、不護台」的非主流民意,既然不是主流民意,自然會在選舉罷免過程,遭到淘汰。

黃暐瀚表示,賴總統的第二講「團結」,主要重點八個字「團結兩派、反共護台」。這兩派,是「中華民國派」與「台派」,中華民國派理當「反共」,台派自然「護台」,由於兩派都「反侵略」、「反併吞」,所以自然會一起「反共」!(因為中共要侵略台灣、併吞中華民國)一起護台!

黃暐瀚指出,賴總統演講特別從「八二三砲戰」談起,感謝台灣不分族群(外省、閩南、客家、原住民)一起守住台澎金馬、守住中華民國。再拿1999年的「台灣前途決議文」強調,民進黨雖有「台獨黨綱」,但國名國號依憲法就是「中華民國」,任何改變得經由全體住民公投決定,當年早就定調「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

接著,黃暐瀚提到,賴總統最後引蔡英文前總統2021年的「四大堅持」為例,陸委會民調77%支持「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超過85%支持「台灣的未來由2300萬人決定」,總統希望這八成的民意,要透過一次又一次的選舉罷免,千錘百鍊,百煉成鋼,打掉雜質,淬煉出捍衛主權、守護民主的鋼鐵意志。

黃暐瀚說,最後這一段的「打掉雜質」說,引起在野黨的不滿,都要靠罷免打掉在野了,還談什麼團結?

黃暐瀚認為,不過細看賴總統所說,打掉雜質的意思,並不是「打掉在野黨」,而是打掉「不反共、不護台」的非主流民意,既然不是主流民意,自然會在選舉罷免的過程中,遭到淘汰。

最後,黃暐瀚強調,平心而論,台灣確實也有「不反共」的主張,認為兩岸和平總比打仗更好,一中各表可以化解紛爭,和中才更能避戰,何必事事反共?所以,「反共護台」到底是不是台灣現在的「主流民意」?等選票開出來,就能知道答案。

▼政治評論員黃暐瀚。(圖/《豈有此呂》)

▲▼政治評論員黃暐瀚。(圖/《豈有此呂》)

07/13 全台詐欺最新數據

更多新聞
432 2 3983 損失金額(元) 更多新聞

※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