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雲林地檢署去年偵破一起虛擬貨幣詐騙案, 昨(20)日依詐欺、洗錢等罪嫌起訴主嫌周姓、劉姓、游姓等17人 。(圖/記者游瓊華翻攝)
記者游瓊華、潘鳳威/雲林報導
雲林地檢署偵辦一起虛擬貨幣詐騙案,發現詐騙集團以「實體幣店」為掩護,暗地經營詐騙資金水房,並與假物流公司合作,用車手幫助犯罪集團轉移資金。檢方經過一年多的追查,於昨(20)日偵查終結,將主嫌周姓、劉姓、游姓等17人依詐欺、洗錢等罪嫌起訴。
據悉,周家父子原經營薑母鴨店,於2023年3月間成立了一間虛擬貨幣店,透過劉姓男子仲介與跨境機房合作,並邀請游姓男子等人加入。該集團利用詐騙手法等話術引導被害人到店裡進行交易。過程中,被害人會將現金交給店員,店員會將錢轉換成虛擬貨幣泰達幣(USDT),接著迅速轉入指定的假投資平台,讓資金難以追回。
該集團還設立假物流公司,把車手偽裝成物流人員,負責收取現金並轉移至不同帳戶,最終匯往海外。利用真實的商業設施來掩蓋其犯罪行為,店內員工和店面看起來像是正當的投資場所,讓不太了解虛擬貨幣的被害人落入圈套。此外,成員還利用黑莓機等設備躲避警方監控,並遠端刪除犯罪證據。
檢警2024年7月起分頭從北中南逾32處所同步搜索,查扣現金986萬元、虛擬貨幣USDT(泰達幣)171萬3323顆(約新台幣5482萬元),另凍結帳戶內現金910萬元及Audi TT RS 2023年款跑車等,並逮捕20餘人。該案涉及的金額非常巨大,損失金額超過31億元,受害人包括投資者、學生,甚至重症病患。
雲林地檢署昨(20)日依詐欺、洗錢等罪嫌起訴主嫌周姓、劉姓、游姓等17人,檢察官認為這起詐騙案對被害人與社會造成了極大的傷害,其程度不亞於大規模毒品犯罪。建請法院對主要嫌疑人求處至少20年的有期徒刑。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