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雙方3月19日舉行戰爭以來最大規模換囚行動。(圖/路透)
記者葉睿涵/編譯
俄羅斯與烏克蘭19日進行戰爭爆發以來最大規模的換囚行動,雙方各自釋放175人。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透露,這些獲釋軍人來自各個軍種,曾在前線英勇作戰,並承諾烏方將持續努力,確保所有被俘人員重返家園。與此同時,外界關注的俄烏臨時停火討論仍在繼續。
綜合外媒報導,俄烏雙方此次在2國的北部邊境地區進行換囚,這批獲釋烏克蘭士兵來自多個戰區,包括率領保衛馬立波亞速鋼鐵廠(Azovstal)成為抗俄英雄的戰士,以及在頓內茨克、盧甘斯克、赫爾松等地奮戰的士兵。他們在北部邊境完成交換後,被送往烏克蘭切爾尼戈夫地區的醫院接受檢查。
▲在戰爭中被俘的烏克蘭士兵獲釋後將國旗披在身上。(圖/路透)
當多輛載滿戰俘的巴士駛入醫院,體弱憔悴的士兵陸續下車時,場面既歡樂又令人心碎。數十名焦急的家屬在醫院外迎接親人,其中28歲的斯庫比達(Aliona Skubyda)為未婚夫奧廖爾(Andrii Orlov)的歸來奔走3年,2人原計劃在戰後結婚,但奧廖爾卻不幸於2022年被俘。斯庫比達表示,許多歸來的戰俘身上可見遭受虐待的痕跡。
46歲的薩沃夫(Oleksandr Savov)看到烏克蘭國旗後感動地親吻國旗,激動表示「我現在才相信自己真的回家了。」他與25歲的女兒安娜斯塔西婭(Anastasiia Savova)已近3年未見。女兒曾多次寫信給他,卻從未收到回信。薩沃夫透露,他自5月以來體重減輕了約20公斤,在囚禁期間忍受寒冷、潮濕與糟糕的營養條件,缺乏醫療照顧。
▲▼不少人在見到被俘已久的家人後感動落淚。(圖/路透)
俄羅斯國防部表示,除了這175名戰俘外,俄羅斯還額外釋放了22名重傷烏克蘭士兵,以表達俄國的「善意姿態」。據悉,這項決定是在俄羅斯總統普丁與美國總統川普討論部分停火時所作出,澤倫斯基則表示,這些傷兵是透過額外談判程序回國。
烏克蘭戰俘待遇協調總部指出,戰俘交換是一項需要數月精心規劃的行動,絕非短期內能促成,最新一次交換的籌備自2月5日便已展開。根據統計,自俄羅斯全面入侵以來,烏克蘭已成功釋放逾4000名軍人、平民及部分外國公民。聯合國報告顯示,多數烏克蘭戰俘在俄方拘留期間遭受嚴重虐待和酷刑,而俄軍戰俘也曾在押送過程中遭受虐待,但相關報導相對較少。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