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照《台灣關係法》?烏克蘭「最大妥協」曝光 俄烏停戰現曙光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羅翊宬/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於當地時間12日,先後與俄國總統普丁、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通話,積極推動俄烏戰爭和平談判。儘管基輔當局對部分條件持保留態度,但停戰關鍵在於美國能否提供具體的安全保障。烏克蘭議員表示,烏克蘭應比照《台灣關係法》,與美國建立類似的安全保障機制,確保美方在俄軍持續侵略威脅下,繼續提供軍事支持。

根據《基輔獨立報》,烏克蘭政府與專家們認為,儘管目前烏克蘭部分領土處於俄軍控制之下,但基輔當局始終堅持不會在法律上讓步。克里米亞、赫爾松、扎波羅熱、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等地雖已被俄軍占領,但烏克蘭政府仍視這些地區為國土的一部分,拒絕承認俄羅斯的主權聲索。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曾多次強調,任何以割讓領土換取和平的方案,均無法被烏克蘭接受。

烏克蘭長期以來希望加入北約組織(NATO),以獲得更具體的集體安全保障,但此目標仍面臨多重阻力。川普政府對烏克蘭加入北約持保守立場,川普(Donald Trump)與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皆表示,美方不會派遣地面部隊至烏克蘭,認為歐洲國家應該承擔更多責任。

川普政府的政策轉變,使烏克蘭更難在短期內成為北約正式成員,進一步促使其尋求其他安全保障途徑。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大秀烏克蘭稀土地圖。(圖/路透)

▲澤倫斯基大秀烏克蘭稀土地圖。(圖/路透)

在此背景下,烏克蘭反對黨「歐洲團結」議員阿列耶夫(Volodymyr Aryev)提出,真正的安全保障應該是一條雙邊條約,並舉美國1979年通過的《台灣關係法》為例,認為應與華府建立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安全協議。

《台灣關係法》賦予美國向台灣提供防禦性武器的義務,強調任何試圖以武力改變台灣現狀的行為,將被視為對西太平洋地區安全的威脅。

阿列耶夫認為,烏克蘭若能與美國簽署類似協議,將有助於確保美方持續提供軍事援助,並對俄羅斯形成有效的戰略嚇阻。不過,美國國會是否願意為烏克蘭建立這樣的法律框架,目前仍存在不確定性。

另一方面,克里姆林宮近期則要求基輔當局解除對親俄政黨的禁令,呼籲重新開放俄羅斯東正教會在烏克蘭的運作。莫斯科指責烏克蘭政府打壓親俄勢力,並限制宗教自由,強調這將加深烏克蘭內部的分裂。然而,基輔當局認為,俄羅斯正透過親俄政黨與教會機構進行滲透,試圖影響烏克蘭內政,因此對相關組織的限制是基於國家安全考量。

此外,俄羅斯與烏克蘭的外交對抗仍在持續。近期,俄方強調只有在烏克蘭接受「現實情況」的前提下,雙方才有可能重啟和談,但基輔認為俄羅斯的談判條件過於強硬,難以接受。在這種僵持不下的情況下,戰爭仍無明確終點,烏克蘭未來的外交與安全政策也勢必成為國際關注的焦點。

03/25 全台詐欺最新數據

更多新聞
612 2 9953 損失金額(元) 更多新聞

※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