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經濟下行GDP能達標? 陸學者:實現5.5%預期難度明顯增加

▲▼ 人民幣及GDP 。圖/CFP)

▲受各種因素影響,大陸開始預測實現GDP5.5%左右的預期目標有難度。圖/CFP)

記者任以芳/綜合報導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公布了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將2022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下調至3.2%。這已是IMF今年連續第三次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大陸復旦大學教授宋國友今在《環球時報》發文分析,經濟放緩更需各國協調應對。至於,中國今年經濟下行壓力也明顯增大,實現GDP5.5%左右的預期目標難度明顯增加。

宋國友指出分析,導致當前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原因多樣且複雜,大體可以從經濟(全球通膨)、政治、新冠肺炎疫情以及戰爭等四大維度理解。

首先,今年全球經濟增長下滑是世界性的,幾乎所有經濟體無一幸免,都面臨著巨大增長壓力。與前兩年不同,2022年中美歐三大經濟板塊增速均顯著下降。

宋國友說,對美國而言,今年第一季度經濟已經出現了萎縮1.6%的情況,如果第二季度經濟增速再度負增長,美國將再現經濟衰退。歐洲身處戰爭前線,遭受能源短缺和供應鏈干擾,面臨美俄雙重戰略擠壓,經濟增長接近停滯。

▲▼人民幣,GDP(圖/CFP)

▲推動大陸經濟盡快回到正常運行軌道,保持合理增長速度是當務之急。圖/CFP)

他特別強調,「受各類超預期突發因素影響,中國今年經濟下行壓力也明顯增大,實現5.5%左右的預期目標難度明顯增加。」

宋國友指出,推動大陸經濟盡快回到正常運行軌道並保持合理增長速度是當務之急,並提出三點看法。一是大陸通膨壓力相對較小,工具儲備較多,政策空間較大。二是經濟發展遭遇困難之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重要性不斷獲得確認,形成巨大國內共識,積蓄政治動力。三是橫向來看,大陸與美歐日等發達經濟體相比,經濟增速仍能保持一定優勢。

他認為,按照IMF預測,明年全球經濟增速將繼續下滑,由今年預估的3.2%下降至2.9%,大陸將會企穩回升,從3.3%上升至4.6%,從而獲得相對的經濟增速。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關鍵字: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