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科技能力」還差一大截 《金融時報》:北京不願輕易報復美企

▲▼G20川習會。(圖/路透)

▲《金融時報》引述分析人士說法指出,中國在高科技領域的報復能力有限,不願輕易採取反制措施,破壞美國企業帶來的利益。圖為G20高峰會上川普與習近平在場邊會晤。(圖/路透)

記者吳美依/編譯

美國川普政府把矛頭指向中國企業字節跳動(ByteDance)與騰訊,17日進一步限制華為取得商用晶片的管道,造成巨大打擊。外界擔心,美國企業是否將遭遇強烈報復。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於20日報導指出,中國在高科技領域的能力仍面臨巨大差距,不願意破壞美國企業帶來的創新與利益,對於反擊保持謹慎態度。

川普政府持續加大力道,制裁中國企業。但分析人士認為,儘管採取反制措施的呼聲和政治壓力日益增大,北京官員將保持克制,因為不願破壞美國企業帶來的創新與經濟利益。美企大致上也的確未受影響,蘋果在中國的營收持續成長,2020年第二季度手機銷售甚至成長1/3。

北京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者時殷弘(Shi Yinhong)表示,「中國在高科技領域採取報復的能力非常有限」,此外,國內許多產業仍熱衷吸引外國投資,「我想不到任何以牙還牙的報復措施」。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圖/CFP)

▲川普政府持續制裁中國企業,17日進一步阻礙其晶片供應,被一些人形容簡直是「宣判死刑」。(圖/CFP)

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克(Joerg Wuttke)表示,只要可以幫助中國發展,北京根本不在乎投資者來自哪裡,「中國在供應鏈上的某些環節仍然面臨巨大差距,他們喜歡美國的高技術投資在這裡幫助打造供應鏈」。他也提到,一旦實施制裁就難以撤銷,還要提出政治解釋,中方「不希望情勢升溫,他們希望保持大門敞開」。

此外,美國企業通常會與中方夥伴密切結合,例如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就與「上汽集團」(SAIC Motor )合資,如此一來,如果北京制裁美企,也會導致國內產業受到連帶損害影響。諮詢公司Sino Auto Insights創辦人Tu Le表示,在北京希望汽車產業推動後疫情經濟復甦之際,更不可能冒著上述風險。

▲▼中美關係。(圖/路透社)

▲分析人士紛紛指出,儘管實施反制措施的呼聲高漲,但中國不太可能以牙還牙。(圖/路透社)

北京2019年3月宣布將針對損及中國利益的企業制訂一份「不可靠實體清單」,外國投資者與企業對此感到困擾,但上述清單和懲罰措施至今尚未落實。研究公司Plenum分析師丁尚恩(Sean Ding)說,北京對抗美國措施的「關鍵方式之一,就是把外國投資者與企業留在中國」。

中國商務部研究員梅新宇(Mei Xinyu)說,北京的「不可靠實體清單」是「準備戰鬥的一種表現」,但北京可能會試圖站在制高點,而非實施以牙還牙的反制措施。他認為,「考慮到美國目前做法,對於中國最有利的不是簡單地報復,而是創造出一種形象,顯示中國是最可靠的供應商和客戶,不會任意切斷供應或合約」。

►川普政府加強限制 禁止用美國軟體或設備「替華為生產晶片」

►熊大與好友們來了!超療癒「Cocod'or擴香瓶」3種香氛限時開賣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