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養豬、養牛 畜牧業第3代被興大相中!錄取動科系特殊選才

▲▼  畜牧業第3代被興大相中錄取動科系特殊選才 。(圖/中興大學提供)

▲許宜珈在牛舍工作實況。(圖/中興大學提供)

記者崔至雲/台北報導

中興大學特殊選才招生日前放榜,今年動物科學系錄取兩位新生,家中三代從事畜牧業,二位高中生從小在牧場長大,跟著家人養豬、養牛,深刻體會畜牧業的艱辛,希望進入大學學習專業知識,協助牧場永續發展。

就讀佳冬高職畜產保健科的余欣諭,家中為經營超過30年的屏東傳統養豬戶,豬隻規模約1400隻,對她來說幫豬隻接生、製作豬肉加工食品都不是難事,未來目標希望提升自家牧場的豬肉品質、創造友善環境,達成自動化與現代化轉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就讀虎尾揚子高中的許宜珈,家中牧場位於素有「鮮奶之鄉」的崙背鄉,祖父輩經營至今40多年,擁有3百多頭牛,已發展出自有品牌鮮乳,期盼未來能學有所用,讓自家牧場與時俱進。

▲▼  畜牧業第3代被興大相中錄取動科系特殊選才 。(圖/中興大學提供)

▲許宜珈(左1)家族三代從事畜牧。(圖/中興大學提供)

余欣諭提到,6歲起就幫忙家中工作,從小喜歡飼養各式動物,養的動物包含山羊、綠頭鴨、雉雞、鵝、鸚鵡、火雞等。而跟著父親在豬舍裡幫忙,學了很多實務經驗,如幫母豬生產、協助配種、閹豬、隱睪處理、解剖並觀察死豬等,牧場對她來說,不但是一種義務,也是先天上的優勢。

余欣諭說,小時候父親就灌輸她照顧動物的觀念,要有耐心,而且不要害怕處理豬隻問題,因為做的每一步都是在幫助牠們,如果猶豫不決或不敢做時,都會增加牠死亡的可能性。

▲▼  畜牧業第3代被興大相中錄取動科系特殊選才 。(圖/中興大學提供)

▲余欣諭在豬舍工作實況。(圖/中興大學提供)

余欣諭回憶,從小到大最難忘的經驗是幫難產的母豬接生,她因為體型先天上較纖細,在母豬難產時,父親教她將手伸進豬的體內,扣住小豬的頭位及尾位,用正確的抓法,成功幫助母豬生產,可避免用較極端的方式將小豬從母豬體內取出,減低母豬的感染風險與傷害,也增加小豬的存活率。她說,「每當從母豬體內將小豬助產出來,對她來說,都因為挽救了一隻豬的生命而有莫大的榮譽感。」此外,她也會做簡易的加工食品製作,如香腸製作、臘肉醃製等。期待進入興大,能學習更多專業知識與技術,未來學以致用,讓牧場永續經營。

▲▼  畜牧業第3代被興大相中錄取動科系特殊選才 。(圖/中興大學提供)

▲余欣諭在豬舍工作實況。(圖/中興大學提供)

許宜珈也說,自己住牛舍旁,小學三年級就跟著擠牛奶、洗牛舍,家人每天清晨5點早起處理牧場事務,傍晚也要一次,全年無休,且隨時要注意牧場情況,有狀況要馬上處理,因此,她能深刻體會營經一座牧場的辛苦與不易。高一時,因為喜歡動物加上對牛的習性、構造和牛奶等的了解,她決定以牧場相關主題參加科展,以「優質牛乳生產因子與鑑定」為題,從以不同個體的牛隻、不同畜牧場、吃進口或本地草的差別分析牛乳口感的差異,最後得出結論乳脂肪的確是影響香味及奶泡量的主因之一,而大家比較喜愛吃進口草的乳牛牛奶。

她還分析原因可能為台灣牧草收割期附近會有梅雨季,造成牧草品質受影響,而草的品質進而影響牛奶的風味。這項主題也獲得全國科展分區特優與全國賽鄉土教材獎的佳績,未來希望進入大學學習專業知識,協助牧場永續發展。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