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月23件海龜死亡「數字暴增」 海巡憂心海洋生態保育被破壞

記者郭世賢/新北報導

北海岸沿岸海龜死亡案件攀升!21日下午海洋大學濱海校區,發現1隻死亡海龜卡在消波塊間,因不易拾取搬運,海巡第2岸巡隊出動救生艇帶至岸際,後續由海洋大學將海龜部分器官帶回研究調查,其餘屍體交由岸巡人員,在望海巷岸際就地掩埋。

▲ 短短3個月23件海龜死亡案件 海巡憂心海洋保育生態環境。(圖/記者郭世賢翻攝)

▲ 短短3個月23件海龜死亡案件,21日下午海洋大學濱海校區,發現1隻死亡海龜卡在消波塊間。(圖/合成照/記者郭世賢翻攝,下同)

海巡署第2岸巡隊21日下午3時許,接獲民眾報案在海洋大學海工館後方,發現1隻海龜卡在消波塊間,因不易拾取搬運,隨即由八斗子及碧砂安檢所開救生艇前往察看,岸巡人員抵達現場後,發現海龜已明顯死亡多時,運用救生艇帶至岸際,並聯繫海大海洋生物研究所人員到場處置。

▲ 短短3個月23件海龜死亡案件 海巡憂心海洋保育生態環境。(圖/記者郭世賢翻攝)

▲ 21日下午海洋大學濱海校區,發現1隻死亡海龜卡在消波塊間,海巡出動救生艇帶至岸際。

海巡人員表示,經海大研究人員檢視,該死亡海龜品種為1級保育類母綠蠵龜,長91公分、寬81公分,現地解剖無法判斷死亡原因,海大將重要器官帶回研究調查,其餘屍體運到望海巷岸際就地掩埋。

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程一駿指出,依目前發生海龜死亡的案例中,多數是幼龜、青少龜,因肺部發育未完全,無法像成龜順利下潛深海處避寒,多半觸礁撞死,或者凍死在岸邊。每年3、4月間,屬季節交替時期,氣候變化變化多端,海龜死亡率較高。

▲ 短短3個月23件海龜死亡案件 海巡憂心海洋保育生態環境。(圖/記者郭世賢翻攝)

▲ 21日下午海洋大學濱海校區,發現1隻死亡海龜卡在消波塊間,海巡出動救生艇帶至岸際。

2019年1月4日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產學交流組廖運志博士,上班騎車經過基隆潮境保育區時,發現1隻翻肚的海龜,他趕緊上前查看,發現海龜的頭部,竟然不見了,場面令人鼻酸。

2019年3月14日海巡第八岸巡隊麟山鼻安檢所,在石門區白沙灣遊客中心附近海灘,發現1隻綠蠵龜,經麟山鼻安檢所及第一機動巡邏站巡邏組前往現場察看,綠蠵龜已沒有生命徵象,海洋大學研究人員解剖取走內臟帶回研究,屍體就地掩埋。

海巡署第2岸巡隊表示,2019年1至3月已處理了23件海龜死亡案件,比較2018同期15件,多出8件,保育問題令人憂心,為關懷海洋永續及保育海洋生態,請民眾於海域或岸際發現相關情事,多利用「118」免費報案專線,以利學術單位進行研究提出對策。

「綠蠵龜」小檔案

根據維基百科資料顯示,綠蠵龜(學名:Chelonia mydas、英文:green sea turtle),又稱青海龜,是海洋中的爬蟲類動物,是海龜屬下的唯一一種。綠海龜廣泛分布在熱帶及亞熱帶海域中,即約南北緯度20℃等溫線之間的海域,並在水溫逾攝氏25度的沙灘上產卵。由於牠用肺呼吸,於海中的潛水深度極限約一、兩百公尺。綠海龜的主食為海中的海草與大型海藻,因此體內脂肪累積了許多綠色色素,呈現淡綠色,也因而得名。

綠海龜已瀕臨絕種,全世界僅剩下約20萬頭產卵母龜,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列為瀕危物種。為避免因人類的捕殺及棲地之破壞,所有海龜被均列為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或簡稱華盛頓公約)附錄中的物種,也被選為世界自然基金會的海洋十寶之一。

▲ 驚悚!海龜陳屍基隆保育區 發現龜頭不見了。(圖/廖運志授權使用)

▲ 驚悚!2019年1月4日海龜陳屍基隆保育區,發現頭不見了。(圖/廖運志授權使用)

▲ 回不了家!「綠蠵龜」魂斷白沙灣 海巡就地掩埋。(圖/記者郭世賢翻攝)

▲ 2019年3月14日在石門區白沙灣遊客中心附近海灘,發現「綠蠵龜」已明顯死亡。(圖/記者郭世賢翻攝)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