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者計畫十年了 林懷民:年輕的旅程鍛鍊出鐵漢

▲林懷民認為年輕時的旅行是一輩子的養分。(圖/雲門提供/蔡傑凱攝影)

記者顏賽芬/台北報導

第10屆流浪者24日聚集在淡水雲門小劇場,分享旅途的收穫。從謝旺霖出發「轉山」開始,雲門舞集流浪者計畫今年步入第10個年頭,已有94位年輕創作者獲得獎助出發,背著滿滿的故事回來。歸來的流浪者在簡報時語氣激昂,甚至忍不住淚水,不只一個人提到,「我出去把卡住的自己打開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婆羅洲雨林的業者一手砍伐原生林,一手付「懺悔金」救紅毛猩猩,相當諷刺。(圖/雲門提供/林貞妤)

當天除了在國外求學的鄧紫云缺席之外,10位流浪者都到場發表,來自各個領域,出發的原因、探索的世界也很不一樣。生態保育工作者林貞妤背了8公斤的行李,走過4000公里,跨越婆羅洲雨林,遇見無家可歸的紅毛猩猩,「牠們的家被拿來種棕櫚樹了,我騎車騎了一個多小時,還沒騎出棕櫚園,商人大片大片買下雨林土地,全部拿來種有經濟價值的棕櫚樹,然後在路邊豎立一張牌子,寫著『一起搶救紅毛猩猩』。」她覺得諷刺,但也因當地志工每天種樹,持續十幾年而感動。

▲林芳宜把拍立得寫成明信片,寄給朋友,據說很多收信者都感動得淚流滿面。(圖/雲門提供/蔡傑凱攝影)

音樂工作者林芳宜則是選擇到新疆採集各種聲音,難得地以「非回教徒」的女性身份走進清真寺,甚至獲得阿訇(清真寺內的宗教人員)的允許錄音、攝影,採集到珍貴的誦經聲。而擊破她心牆的是五台山菩薩頂的喇嘛日課,「我坐在門外錄音,一邊錄一邊哭,可是我的心情很平靜,沒什麼起伏,但眼淚就是停不下來。」後來她還得找個角落「哭乾淨」,「從那時候開始,到現在回來一段時間了,我每天都過得很快樂。」

▲林姿蓉在旅途上辦展覽,把中文詩寫在玻璃上,讓人躺著看展。(圖/雲門提供/林姿蓉)

自由創作者林姿蓉的目的地是喬治亞和亞美尼亞,原本是尋訪電影導演老帕(帕拉贊諾夫)的足跡,卻在二手書攤意外被詩作「Abu Lala Mahari」吸引,她開始用捲筒紙抄寫自己不理解的亞美尼亞文詩集,獲得療癒,也因為想用聲音感受詩韻,於是邀請當地人為她朗讀Abu Lala Mahari,而她朗讀中文詩篇回贈對方;彼此不懂對方的語言,卻都讓對方所朗讀的言語所感動與慰藉。

創辦人林懷民認為年輕時的經歷是一輩子最大的養分,以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的總監為例,年輕時到英國讀書、到美國壯遊,靠著打拳擊、洗碗賺旅費,不上班的時間,就看看那個城市,這樣的旅程「鍛鍊出一個鐵漢」。資助這項計畫的智榮基金會施振榮董事長夫婦,以及非常木蘭股份有限公司張舒眉董事長都到場聆聽發表。

2016年「流浪者計畫」6月10日起開放徵件,於雲門網站線上申請,至7月15日截止。只要符合以下條件:45歲以下,熱愛文學、音樂、表演藝術、影像、美術創作,或有志從事公共服務、城鄉發展、人道關懷、文史工作等社會工作者,就能提出申請。

▼雲門流浪者計畫的學長們吳耿禎(左起)、謝旺霖和吳欣澤在台下聽學弟妹的故事。(圖/雲門提供/蔡傑凱攝影)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