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氣高溫炎熱。(示意圖/記者李毓康攝)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月底進入颱風活躍期,氣象專家吳德榮今(20日)指出,最新模擬顯示,未來10天西北太平洋在關島北方海面的熱帶擾動發展機率較高,增強為熱帶低壓的機率最高達70%,但達颱風僅在20%以下,路徑為向北轉後迅速遠離;至於南海至巴士海峽一帶的熱帶擾動,發展機率較低,幾無侵擾台灣的機率。
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兼任副教授吳德榮在「洩天機教室」專欄表示,最新(19日20時)歐洲模式(ECMWF)模擬顯示,今日至下下週日(20至29日)台灣在暖氣團内,各地大致為晴時多雲,天氣偏熱,應注意防曬、防中暑。山區午後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偶有擴及部分鄰近平地的機率,有局部較大雨勢。
另外,最新(19日20時)歐洲模式模擬顯示,6月底前南方氣團偏強,「梅雨鋒面」已無南下的機率。
他進一步指出,系集模式持續調整,最新模擬顯示,未來10天西北太平洋在關島北方海面的熱帶擾動發展機率較高,增強為熱帶低壓的機率最高達70%,達輕颱僅在20%以下,但其路徑為向北轉後迅速遠離。南海至巴士海峽一帶的熱帶擾動發展機率較低,增強為熱帶低壓的機率最高20%以下,達輕颱則僅在10以下,幾無輕颱侵擾台灣的機率。
▲最新歐洲系集模式,29日20時機率模擬圖顯示,南海至巴士海峽一帶的熱帶擾動發展機率較低,增強為熱帶低壓最高20%以下(左圖),輕颱則僅在10以下(右圖)。(圖/取自吳德榮「洩天機教室」專欄)
根據中央氣象署預報,未來一周為典型夏季天氣型態,中午高溫炎熱,午後有雷陣雨。至於颱風發展,氣象署指出,預計要到6月底熱帶雲簇發展才會較活躍。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