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大白肺病人「會用牛奶針」劑量更高!醫曝關鍵:不該拿來助眠

記者曾筠淇/綜合報導

有「回春名醫」稱號的醫師吳紹琥,替30多歲的蔡女施打俗稱「牛奶針」的舒眠針後,蔡女當場命危,在經歷了19天的搶救,家屬選擇不再急救。胸腔科醫師蘇一峰在臉書上表示,牛奶針不應該拿來助眠,另外,如果要施打牛奶針,應該要在旁邊準備急救器材。

▲▼牛奶針(原圖1723756重傳)。(圖/ETtoday資料照)

▲牛奶針。(圖/ETtoday資料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吳紹琥5月25日替長期有失眠問題的蔡女進行舒眠電波療程,然而當天施打了俗稱「牛奶針」的舒眠針後,蔡女卻陷入昏迷,喪失呼吸心跳。之後雖被緊急送醫,救回一命,但卻一直未清醒。歷經19天搶救無效,家屬12日決定不再急救,之後遺體也送往台北市第二殯儀館。

蘇一峰先前就有在臉書上指出,Propofol俗稱牛奶針,是因為白色液體像是牛奶,其有快速麻醉誘導效果,靜脈注射幾秒,就會麻醉昏迷。由於牛奶針呼吸抑制效果強,可能呼吸停止,所以若要施打,「需配備氧氣與生命檢測機器,還要準備急救插管器材」。

蘇一峰昨日也發文表示,如果治療「大白肺」病人,重症醫師也可能會使用牛奶針,讓病人呼吸減少、讓肺好好休息,「大白肺用的牛奶針劑量是舒眠的十倍、百倍之上,但是只要好好插管,支持著呼吸,就不會出事」。蘇一峰認為,牛奶針是不應該用於助眠的,另外,如果有施打牛奶針,旁邊一定要有急救器材,萬一呼吸停止,才能馬上插管急救。

食藥署指出,俗稱的「牛奶針」,實際上是丙泊酚(Propofol)的針劑劑型,常用於全身麻醉、使用人工呼吸器、局部外科手術或做侵入性檢查時作為鎮靜劑使用,屬於第4級管制藥品及第4級毒品。丙泊酚因為有鎮靜效果,因此坊間常用於舒眠麻醉、舒眠健檢等,但食藥署強調,丙泊酚有心跳減緩、降低血壓和暫時性呼吸中止的副作用,使用不當可能導致呼吸衰竭,甚至有死亡風險。

07/07 全台詐欺最新數據

更多新聞
481 3 4000 損失金額(元) 更多新聞

※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關鍵字: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