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團隊走訪社區文健站,為長者講解營養不良的風險及正確補充蛋白質、維生素的重要性。(圖/門諾醫院提供,下同)
記者王兆麟/花蓮報導
「222」營養師節將屆,門諾醫院營養師團隊於佳節前夕走訪教會裡的社區文健站,為長者講解營養不良的風險,及正確補充蛋白質、維生素的重要性。門諾醫院營養科主任鍾慧珍說:「吃得下最最重要」,「吃得飽,不如補得好」鼓勵長者務必了解自身健康狀況,針對吃太少或吃太偏的長者,吃對東西才能補到位。
鍾慧珍表示,年邁長者最怕罹患「肌少症」,而許多長輩以為喝雞精等同於增加蛋白質攝取,結果發現愈喝愈補不到位。「其實,一罐雞精的蛋白質含量比不上一顆雞蛋啦!」她強調,想要預防肌少症,應該攝取足夠的優質蛋白質,如肉類、雞蛋、豆製品,並搭配適量運動,才能真正維持肌力。
▲營養師說:吃得下最最重要,吃得飽,不如補得好。
面對許多長輩經常購買營養素品來補充身體所需的維生素與蛋白質來增強體力,營養師團隊特別在現場指導長輩如何正確沖泡營養品,包含水溫控制、攪拌方式及搭配飲食的小技巧,確保營養素能夠完整攝取,幫助長輩維持良好的健康狀態。70歲的王先生說,原來自己以為的沖泡方式都錯了,浪費了營養素,真是太可惜了!
▲▼營養師團隊特現場指導長輩如何正確沖泡營養品。
營養攝取不良可能造成免疫力下降、肌肉強度降低、虛弱無力等問題,透過均衡飲食即可逐步達到理想健康狀況,並有效預防慢性疾病。鍾慧珍表示,慢性病患者更該具備營養知識,例如洗腎患者每周固定代謝體內廢物,應多補充肉類等蛋白質加強體力;未洗腎但腎功能損傷的人則不適合多吃蛋白質,應多元化食物均衡營養。
鍾慧珍進一步說,近期因天氣寒冷,運動量減少,許多老人家因便秘猛吃蔬菜,熟不知纖維素必須配合水分、油脂、運動才能讓腸道舒暢,若運動量不足腸道蠕動緩慢只補充纖維,其實對改善便祕的效果是較低的。
營養師提醒,現在大家越來越重視預防保健,而營養師就像是健康飲食的守門員,幫助大家吃得更聰明、更健康。平時應該養成均衡飲食的習慣,多攝取各種營養豐富的食物,同時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補對營養才有效!如果不確定自己的健康狀況,也可以到醫療院所諮詢營養師,獲得專業建議。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