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電影創中國影史票房紀錄 陸各地掀哪吒「戶籍」歸屬之戰

記者魏有德/綜合報導

大陸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總票房突破62億元人民幣(約278.89億元新台幣)擊敗《長津湖》登頂中國影史票房冠軍,電影也持續熱賣中。憑藉電影大賣,「哪吒」IP也隨之爆紅,大陸各地與哪吒「身世」相關的地方紛紛「申請出戰」,要把這目前最火紅的IP握在手中,搭上順風車,推動當地文化旅遊發展。

▲《哪吒之魔童鬧海》創大陸影史票房紀錄。(圖/翻攝微博)

▲《哪吒之魔童鬧海》創大陸影史票房紀錄。(圖/翻攝微博)

《極目新聞》報導,各地「搶吒兒」大戰拉開序幕。天津、安徽等地相繼發文,自稱「哪吒故里」。被譽為「中國哪吒文化之鄉」的四川宜賓,也於2月6日攜哪吒行宮、龍太子「骸骨」等20餘處哪吒實景「參戰」。

▲天津發出的「巡遊古陳塘」旅遊綠線。(圖/翻攝天津文旅)

▲天津「巡遊古陳塘」旅遊路線。(圖/翻攝天津文旅)

「天津文旅」5日發出影片「宣示主權」,「別搶了!哪吒天津人!小孩哥姓名,哪吒,天津陳塘(今河西陳塘莊)人,小學在讀。」此一宣示無疑揭開大陸各地搶哪吒「戶口」的序幕。

在《封神演義》書中提到,哪吒出生在陳塘關九灣河,而地處九河下梢的天津就有個陳塘莊,同時,天津還有東海街、小海地、望海樓等,距離陳塘莊不遠,在古時確為東海(渤海)入海口,後來因退海為地,入海口才遠離天津中心城區移到塘沽。

而在《哪吒之魔童鬧海》電影中,做藕粉的大叔、阿姨和章魚將軍等一眾角色均操持流利的天津話,使得天津在哪吒戶籍爭奪戰中佔據上風。

▲安徽蚌埠固鎮稱哪吒鬧海的地點是以當地為原型。(圖/翻攝大皖新聞)

▲安徽蚌埠固鎮稱哪吒鬧海的地點是以當地為原型。(圖/翻攝大皖新聞)

然而,安徽蚌埠也加入戰局,蚌埠市固鎮縣有許多哪吒為主題的雕像和壁畫,當地居民從老到少逐代相傳,哪吒是在當地「鬧海」。固鎮縣人大辦公室主任王中華研究「哪吒鬧海」創作原型多年,他發現,明成化年間的《中都志》是「哪吒鬧海」故事創作的重要參考,固鎮九灣極有可能是「哪吒鬧海」故事的創作原型地。

其中,「肉球生」、「九灣河」、「東海口」、「龍王與蟹將」等主要地名和哪吒鬧海的重要情節,在《封神演義》問世前的明成化《中都誌》和明嘉靖《宿州誌》等明代鳳陽府方誌中都能找到相同或相近的內容。

▲四川宜賓的「龍脊石」。(圖/翻攝大眾日報)

▲四川宜賓的「龍脊石」。(圖/翻攝大眾日報)

此外,四川宜賓也以「哪吒老家!就在宜賓」為題,加入這場「搶人大戰」。宜賓有南廣鎮陳塘關、哪吒洞、龍脊石、金光洞、還生閣、靈鷲山「鷲州塔(舊州塔)」等實景考證20餘處,當地還建立哪吒相關歌謠、文字介紹資訊、學術論文、活動情況等組成的實景、影音、文字多元印證資料庫。

根據四川宜賓的說法,原宜賓市翠屏區南廣鎮陳塘關是哪吒出生地,七星山是太乙真人修行地,南廣河與長江交匯處的龍脊石是由龍王三太子的屍骨化身而成,翠屏山上的哪吒洞、哪吒廟就是人們祭拜的地方,天池公園的還生閣是哪吒重生之處,舊州塔是哪吒之父李靖手中所托的寶塔,龍頭山是三太子龍頭拋置處,金光洞是太乙真人收哪吒為徒之地……。

▲《哪吒之魔童鬧海》創大陸影史票房紀錄。(圖/翻攝微博)

▲《哪吒之魔童鬧海》票房大賣,帶動哪吒IP在市場上的經濟效益。(圖/翻攝微博)

事實上,一般民眾都知曉,「哪吒鬧海」本就是虛構的民間傳說故事,其原型來源複雜,隨著朝代更迭,充滿多變性,城市與城市間的「哄搶戶籍」,無疑是為了趁著這股熱潮,使當地文旅產業能夠有更好的發展,搭上時下最熱門的IP,在風潮未退之下,多賺一些流量和經濟效益。

04/28 全台詐欺最新數據

更多新聞
589 3 3292 損失金額(元) 更多新聞

※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