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有614棟超高樓!專家曝火災搶救困難點 路線複雜+空間大

▲▼晴空匯351人全數救出,無人傷亡             。(圖/記者楊永盛攝)

▲新竹市晴空匯351人稍早已經全數救出。(圖/記者楊永盛攝)

記者許權毅/台中報導

新竹市「晴空匯」大樓26日嚴重火警,釀勇消李詠真、周立鑫不幸殉職。該棟大樓高28層樓,屬於超高層樓,救災上困難度與一般住宅難上不少。台中市消防局則統計,中市總計有614棟高層建築物列管,轄區消防隊均有掌握,定期進入演練,或依法定期安檢消防設備,台中消防中區分隊長曾伯皓也向《ETtoday新聞雲》解釋超高樓救援困難之處,重點則在大樓相對路線複雜、空間較大,消防員增加所需適應期。

▲台中市有614棟超高樓列管。(圖/記者陳筱惠攝)

曾伯皓指出,超高樓定義是指50米以上或是16層樓以上大樓,台中市總計614棟,以西屯區、南屯區較多。若遇到高層建築火警,第一時間就有17點需要評估,才再進一步進行救災布署,像緊急升降梯、連結送水管位置在哪?都會影響救災人員體力、搶救時間、如何運送器材。

此外,大樓本身的灑水系統、排煙系統有無作動,也是關鍵事項之一,關係著火勢在第一時刻有沒有辦法壓制,再由消防人員進入針對火點撲滅。換句話說,大樓本身的設備有無齊全、合格,緊繫著能否助消防員一臂之力,反之則可能讓消防員陷入困境。

▲▼快訊/新竹2消防殉職 「晴空匯」百人困家中今早畫面曝。(圖/記者黃彥傑翻攝)

▲火場面臨的變化相當多,但消防人員平時就會進入列管大樓演練,增加熟悉度。(圖/記者黃彥傑翻攝)

曾伯皓表示,超高層樓確實有救災上的困難度,像是設備搬運不易或是較難到達火點,加上建築空間大、管道路線複雜,讓搜救人員進入都需要一點適應期,人員疏散避難也都是挑戰。不過,各轄區消防隊平時就會進行演練,以利在災害發生時,能更快了解轄區高樓內部格局,也會進行摸黑演練,將面罩全部遮住,惟火警真正發生時,還是需要因應臨場情況調整,變化較多。

至於住在超高層樓的民眾,若遇到火警該如何自救?曾伯皓說,「小火快跑、濃煙關門、避免躲廁所」是基本的觀念,火警當下要先確定火點、濃煙位置,尤其濃煙可能吸入一口就會導致昏迷、嗆傷,找到相對安全位置後,關閉門,基本上都能做1小時抵擋,再將毛巾塞入縫隙,進一步阻絕濃煙。

曾伯皓也提到,民眾待援時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清楚向指揮中心表達,自己身處在哪?哪一層樓或是哪個位置?才能增加消防員搜救進度,或是能進行簡易分類,把有生命危險的民眾先救下,每一件事情都環環相扣。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